社會實踐報告

可是,從那裡回來以後,我並不覺得那份工作滿意,也並不覺得滿足,甚至有些許不願意向那樣一份體力活“投降”。於是,我踩上腳踏車,搭上我的妹妹,以我幾年前在這裡的記憶里的新華書店為目的地,去尋找一點點希望。

雖說幾年前在這個城市居住過幾年,大部分街道也都沒有變,然而,這個城市仍然讓我覺得陌生。我不想進工廠工作,當我在這裡讀國中的時候,曾經就在假期期間,進工廠工作過,那時就覺得,工廠的活並不能給予我什麼。記憶中,它就是靠體力賺錢,並不能鍛鍊其它的什麼能力。所以,我努力的向熱鬧的地方“靠攏”,而非工廠“地帶”。

有追求,不一定能追求得到。有理想,也不一定有成就。在這個於我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兜過很多很多的路,我卻沒有找到我想要的工作的範圍內的任何一份工作,更是沒有找到記憶中的書店。就這樣,我滿懷熱情的出去,同樣滿懷失落的回來!不過,我還是在心裡告誡自己:既然找不到想要的,那就好好的把那份自己看不起的工作做好好了,看看自己看不起的工作是否能被自己做好,倘若做不好,那我又怎能看不起它呢。於是,我就這樣決定了。

26號早上七點半,我準時到達車間,昨天那位阿姨叫我先坐在車間靠裡面的一個位子,將台面的一些導線穿入細長的纖維管里,然後50條紮成一紮。接著,她跟一位年輕的戴著眼鏡的大約三十歲的男士說了幾句話,似乎要把我放在他的管理下似的,然後走了。我想她應該回辦公室了吧,可是,我卻覺得自己處在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雙手雖然在做事,然而,心裡卻不知所措。每個人都忙著自己手頭的活,我想,現在應該有很多很多為生計奔波的人都和他們一樣在自己的崗位上忙碌吧。每個人都忙著,沒有人來搭理我,似乎我只是一個過客,雖然事實是這樣子的。這樣,那幾台機械發出的聲響,讓我覺得這裡很是安靜。

當我做完手頭的工作,我真不知到該幹嘛,臨時工是計時的,然而,我周圍的暫時同事似乎都是計件的。這時,我看見了那個“眼鏡”,他正坐在他的辦公桌前寫東西,於是,我走過去問:“師傅,那些線都穿完了。”他似乎有一點吃驚的望著我,然後回過神來,點了點頭,說了一聲:“喔。”接著,他領著我到一個正在工作的師傅面前,跟那個師傅說了幾句,然後指了指我,再指了指那個師傅手頭的工作,最後,走掉。這樣子讓我覺得我似乎並不受歡迎。我走進那個師傅,他很耐心的教我操作我面前的那台名叫“自動端子接著器”的機器。隨後,他叫我慢慢來,然後,走掉。不過,後來他來檢查我的“工作”的時候說:“不錯,學得蠻快的嘛!”這樣我很高興。當我們的工作得到師傅的認可時我們是快樂的,難道不是嗎?

我的寒假工生活一直持續了兩周,直到車間放假。在今後的整整兩周的日子裡,或許因為我是臨時工吧,車間裡的大部分零碎的活我都做過。那些看似不太容易“接近”的同事,相處久了就發現了他們的熱情;看似簡單的工作,做起來才發現,其實未必;不起眼的活,同樣也有它的“技術含量”;……

那些日子,那些零零碎碎的事情,那些沒有過的心情……那些種種都或多或少教會了一些東西。那些日子,讓我收穫了一些東西,學會了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