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暑假義務支教社會實踐總結

一、 活動背景:

青海是一個多民族地區,少數民族聚居區占全省總面積的98%,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20多個少數民族,民族團結問題一直備受關注,但是,當前的初等教育中卻缺少有關民族團結的相關理論課程,並且農牧區的教育中也忽視了學生的心理發展和個人素質能力培養,廣大民眾也很少了解關於國家和黨的相關政策方針,為學習宣傳黨的十八大精神和xx總書記五四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我的中國夢”教育實踐活動的部署和要求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年學生成才報國的責任感和積極性。因此,青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志願者團隊將民族團結教育與特色義務支教相結合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二、 活動意義:

1. 讓孩子們度過了一段快樂而有意義的假期,感受到了來自師哥師姐們以及社會的關懷,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了解更多社會科學知識,開闊視野,發掘自身潛力,確定人生目標,樹立遠大理想,引導他們更加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熱愛祖國。

2. 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奉獻精神和公民意識,實現自我價值,開闊視野,鍛鍊和增強個人能力,豐富社會經驗,在艱苦的環境中錘鍊自我,淨化心靈,升華人格。

3.對當地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況進行深入地調查和了解,為他們贏得更多的社會關注與援助,同時也讓更多人了解有關我國留守兒童的現實狀況,加入到關注留守兒童的隊伍中。

4.我院團總支、學生會在XX年“同一片藍天,同一個夢想”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順利實施和開展。也為提高我校大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我院團總支、學生會幹部綜合能力水平,擴大學生的交際範圍,增進當代大學生對社會的認識,以便將來能更好的適應社會、服務社會有著重大意義;同時也回響國家支援西部,服務西部的號召,宣揚學習宣傳黨的十八大精神和xx總書記五四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我的中國夢”教育實踐活動的部署和要求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年學生成才報國的責任感和積極性。在暑期組織義務支教社會活動,為廣大少數民族民眾宣講黨的民族政策,促進各民族和諧與共同發展,同時注重學生的心靈成長,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個人綜合素質能力。

三、 活動起止時間:

20xx年7月19日到7月31日

四、 活動之前的準備:

1. 項目申報:人文學院從六月中旬開始著手準備支教策劃書申請書、項目預算等各項事宜,經過所有成員一個月的辛苦努力與不斷的修改校正,終於通過了學校的審批和支持。

2.確定實踐隊員:人文學院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之教育幫扶活動從七月初在全院範圍內開始報名,通過層層選拔,最終於七月中旬確定了15名參與實踐的大學生。

3.聯繫支教學校:起初我們在一位學長的幫助下,聯繫到了湟源縣哈城鄉的一所國小,但後來因這所國小修建新的教學樓,而不得不重新尋找新的學校。最後經過大家連續幾天的不懈努力,最終確定支教地點為湟中縣乾河灘鎮頁溝村教學點。

4.前期實地調查:為了詳細了解該校具體情況,應校長之邀,我於7月15日下午到達頁溝村教學點,當頁溝村教學點第一眼印入我的眼帘的時候,我就完全驚呆了,這是一所怎樣的學校呢?學校的操場更是小的可憐,雖然有個旗台,卻只有一小截斷掉的旗桿,更別提國旗了!學校老師緊缺,且普遍文憑較低,有些只是國中畢業。因為缺少體育、音樂、美術等老師,孩子們從來沒有上過這些課,他們每天的課程只有語文數學英語。這一切都令我感到心酸,我更加堅定了在這裡支教的信念,我們必須幫助這些孩子,給他們帶去社會的關懷和愛,把本應屬於他們的童真與快樂還給他們!經過與校長長達三個多小時的溝通交涉,校長終於同意我們暑假在該校支教。

五、活動總體過程

(一)策劃準備階段——組織設計,防患未然

1、精心組織,明確分工

出於鍛鍊幹事的目的,人文學院於七月初就著手動員工作。以公平、自願為原則,一位隊長和一位副隊長十三名隊員參加本次實踐服務團。在院團委的指導下對實踐活動做了進一步的研究部署,回響《關於組織開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相關內容,由帶隊老師馬都尕吉說明下鄉注意事項,隊長具體闡述了工作內容。針對下鄉的性質和內容,隊長把十三名隊員具體分配了課程。考慮到我們的日常開支問題,特由副隊長負責後勤工作。這樣分工明確,部門職責清晰,部門人員配置合理,就為不久後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2、領導重視、專人指導

我校歷來高度重視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啟動授旗儀式上,馬德明副書記作重要講話,明確指出我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要注重三方面要求,第一:注重安全;第二:注重實效;第三:注重指導;學院組織專業教師擔任我社會實踐隊的指導教師,為我們的“同一片藍天,同一個夢想”教育幫扶活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和組織保障。

校黨委和團委對今年社會實踐做出了十分明確的要求,要求我隊在“三下鄉”活動中不但要規範化,還要實事化、科學化,做到切實體現“服務三農”的宗旨,樹立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積極參加到活動中去。

(二)實踐實地考察階段——不畏艱苦,依託教育幫扶,為社會服務

我隊實踐服務共有六個方面的內容:

1、義務支教,傳播先進教學理念

此次下鄉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義務支教,把最前沿的知識帶到基層,讓農村學生了解外面世界,拓展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業餘知識。七月十八號下午到達支教地,十九號我們就著手招生工作。一天時間內,我們完成招生工作。我們的舉動為鄉親們所感動,招生人數超出我們預定名額,這就為我們工作的正常開展提供了保障。二十一號我們正式舉行開班典禮我們開設的課程除學校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等常規課程外,還有安全常識、衛生常識、生活常識、鄉土文化教育、音樂、美術、舞蹈等涉及素質教育的課程。同時只要是每天的天氣允許我們都會在學校的土操場上舉行我們的在教學中的第二課堂,第二課堂的內容主要為培養孩子們的文體類特長,根據孩子們的興趣特長安排課程,主要內容有,小品、武術、健美操、拉丁、朗誦、合唱、軍訓等孩子們平常生活中學習不到的東西,我們的十五位大學生教師分別講授不同課程,,利用他們的專業特長把先進的教學內容帶到課堂上去,從而達到傳播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擴充孩子們知識領域的目的。

2、積極對外交流,掌握當地動態

為促進湟中縣乾河灘鎮頁溝村經濟文化發展,我們志願服務團隊積極對外交流,分析發展中的問題,並為當地有關部門提供有關建議,再次落實“服務農村促發展”的宗旨。首先,我們隊隊長協同幾位同事前往乾河灘鎮中心學校進行走訪,就當地教育問題進行討論。討論包括乾河灘鎮頁溝村教育發展現狀和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我方提出了許多創造性的建議,乾河灘鎮中心學校借鑑性的吸收,雙方交談默契。因話題投合,直接促使本次交流的成功。

接著我隊十四位隊員進行體驗鄉村生活,在村民地里或家裡幫忙做農活,以此來交流心得。七月二十五號下午,我隊隊員整裝待發,滿懷激情與幹勁以及自己的能力,我們隊伍受到了鄉親們熱情的接待。經過一番手把手勞作,我方對勞作的疑問逐漸明朗化。我隊員也把自己精心準備的生活方面的資料以口頭形式轉達給鄉親們,村民也表態接受,並願意在工作中就我們的建議於方法進行種種嘗試。我們的疑問得以圓滿解決,使得大家有如釋重負的感覺。晚上常務會議上,大家對此進行了長達兩個小時的心得交流。每個人都感覺收穫頗豐。大家受益匪淺,感觸頗深,心靈受到了一次洗禮。

3、排除心理障礙,鑄造完美人格

我們志願服務團隊實踐地點存在一定的貧富差異,這直接導致了部分學生心理上產生了差異。另外,有部分學生因為是單親或者長期處於留守兒童狀態,常年跟隨爺爺奶奶在家鄉。為此,我們面向全體學生,進行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為目標,以心理教育的認知為起點的大型的一對一心理輔導活動,主要活動有:排除學生厭學心理,克服學生自卑心理,排除學生清高自傲的心理,讓樹立完美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經過幾天的努力,存在心理障礙的學生敢於當眾表達自己的看法,孩子們積極向上,開拓進取,表現出了不一般的熱心,我想我們應該達到了既定的目標,更上一層樓。

4、開展業餘活動,豐富課外生活

為陶冶學生情操,拓展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我們志願服務團在支教期間舉辦了多次知識競賽看我們的評審、趣味運動會、師生聯誼籃球賽、黑板報和匯報演出等特色活動。知識競賽,趣味運動會比賽期間,全體同學積極參與,努力拚搏,賽出了自己的能力,賽出了班級的風采,這大大增強了學生們的集體榮譽感。匯報演出更令大家興奮,學生節目精彩紛呈,引起了強烈的轟動,很多孩子獨特的一面在舞台上展現的淋漓盡致。這極大地活躍了教學氣氛,豐富了課餘生活。

第二課堂教學現場:

5、紀律嚴明,嚴格要求。

在實踐活動中,我們制定了了嚴格的實踐隊員作息時間表,早上六點起床,十五分鐘的洗漱實踐,緊接著就是晨跑和簡單的徒手操,一天的生活就這樣開始了,簡單的早飯過後,學生們早早的來到學校,各年級對自己負責的班級和操場區域進行打掃,早上7:30學生們正式開始早讀,早讀結束之後我們開始了第一節課,上午第二節課間操各年級班主任組織全校學生們進行課間操,同學們都很熱愛這項活動,每天放學安排相應老師送孩子們過馬路,晚上19:30準時開展老師和孩子們的互動環節——做遊戲。八點半安排孩子們離開學校回家。校門上鎖,實踐隊員簡單的整理之後,開始每天晚間會議,總結當天工作之後安排次日工作內容。會議之後實踐隊員進行各自備課、寫心得時間。十一點半,準時洗漱、睡覺。

(三)實踐總結階段——認真總結,讓實踐效果更加深入

7月31日,在校團委的關懷指導、學院領導的關心以及相關組織的支持下,在帶隊老師和全體隊員的共同努力下,XX年我院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和匯報演出總體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達到了預期實踐目的。

通過社會實踐,同學們也加深了對社會的認識和了解,增強了服務社會、建設祖國的本領和能力,完善了社會實踐活動在與理論體系相結合的重要環節。在服務社會的同時,同學們結合了自己的專業知識,不僅體驗到學以致用的喜悅,而且也使同學們能以大學生的身份參與到社會活動中,並為社會盡上自己的綿薄之力。更為重要的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暑期社會實踐,對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

隊員們表示通過參加此次活動,不僅了解了各地農村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狀況,進一步認識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意義,而且能親身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感覺非常高興,確實在活動中“受到了教育、增長了才幹、做出了貢獻”。

六、 活動成績和經驗:

1.支教準備期間,正逢期末考試階段,雖然考試緊張,壓力大,但是大家依舊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的各項準備活動。

2.這次實踐活動磨練了我們的意志力,讓我們學會面對艱苦的條件要堅持不懈,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偏遠農村地區教育的落後,生活的艱苦,更清楚地了解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的現況。

3.本次實踐活動得到乾河灘鎮中心學校和頁溝村教學點校長、教師、全體學生以及家長的熱烈歡迎、認可與稱讚並為我們送來了麵粉,為孩子們枯燥無味的暑期補課增添了一份快樂,也讓他們學會了很多課外的知識,並感受到來自祖國及社會的關愛。

七、 活動存在問題:

1.沒有更好的了解當地的實際情況,比如說氣溫問題導致有些實踐隊員感冒。

2.沒有了解到大體的生源數量借到足夠的教室以至於學生課堂擁擠,甚至有部分學生因為教室資源的不足而未能報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