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毛概民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一.調查背景:

黨的xx大報告提出,努力使全體公民“勞有所得”、“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的任務。不久前,xx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指出,“不斷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讓廣大勞動民眾實現體面勞動”。總書記的話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廣大勞動民眾更是熱切期盼。

由此做一份關於普通勞動者工資及生存現狀的調查顯得尤為有意義。在暑假打工期間,我對“長沙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地區普通勞動者工資及生存現狀進行了一些調查。長沙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是XX年10月由國家發改委批准認定的、以湖南瀏陽生物醫藥園區為核心區的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是中西部地區惟一的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基地設“一園五區”,核心區為長沙生物醫藥園(由湖南瀏陽生物醫藥園更名),拓展區為袁隆平生物農業產業區、常德化學製藥產業區、岳陽生物醫藥產業區、株洲現代中藥產業區、湘西中藥谷(醫藥原料區)。此次調查主要對長沙生物醫藥園園區內藍思科技(湖南)有限公司、湖南利爾電子材料有限公司、長沙興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湖南康源製藥有限公司、湖南農大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等幾家公司的普通員工進行了抽樣調查。瀏陽生物醫藥園距離長沙市35公里,距黃花機場18公里,距離瀏陽市區25公里,是湖南省唯一一個沒有母城依託的開發區。調查通過問卷調查、座談訪問、問詢法等形式展開。由於條件和時間有限,問卷調查內容項目不是非常詳細,調查內容獲得主要通過座談訪問的形式。

二.調查準備過程:

由於是第一次獨自完成這樣的社會調查實踐任務,所以準備時間比較長。首先在網上查閱了一些有關調查問卷及報告的信息,通過收集各方面信息並參考範例初步設計出了調查表,通過自己反覆查看並參考別人意見,反覆修改最終做出用於調查的問卷。接下來尋找了調查單位,根據實際情況最後確定了調查人群及較為可行的實施方案,對具體的調查實施作出計畫。自此,調查的籌備工作基本完成。

三.調查報告說明:

1.調查時間:XX年7月25日----XX年8月22日

2.調查對象:長沙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地區普通勞動者

3.調查單位:以為代表的大中小企業(如藍思科技(湖南)有限公司、湖南利爾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湖南農大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等)為主,附帶調查一部分其他人群。

4.調查目的:通過了解當前普通勞動者的工資水平及生存現狀,使社會民眾加深對此社會問題的了解與重視,了解政府工作的成效。

5.調查方法:調查問卷,問詢法,座談訪問。由於實際情況制約,考慮到在工廠中分發後回收率過低,問卷調查只進行了小規模的採集。主要採取問詢一部分工人及向了解情況的相關人員交談詢問來收集答案,對社會其他人群採取一一問詢收集答案的方法。同時利用工作之便對本宿舍和身邊同事進行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6.內容概述:(1)普通勞動者所在公司從事行業所對應工資多少,工作情況如何。 (2)普通勞動者的日工作時間。 (3)普通勞動者的月消費情況及主要娛樂活動。 (4)普通勞動者的目標及自身發展情況。 (5)普通勞動者對自身工資及生存現狀感受如何。

7.調查結果預測:本次調查調查題目過大,由於某些因素限制,實施調查人員過少,能夠調查的人群十分有限,地區範圍也過於寬大,但所能調查的範圍卻過於狹窄,以及調查方法不夠準確,結果必然不夠準確。另外被調查人員的主觀因素等也會對調查的可靠性產生影響。在不同地區,同一職業的人員工資及各方面可能有差異,調查結果可能具有片面性,但本調查中被調查人群能代表一個小地區處於此階層中大部分普通勞動者所處一般情況,因此調查具有一定意義。

問卷調查作為整個調查實踐的一個參考,所得結果與問詢一部分工人、和工友深入交談、及自身感受大體一致。在調查過程當中,發現很多問題,也有很多感觸,普通勞動者工資待遇普遍較低,有一些當地人所得工資比以前有較大提高,但遠遠無法抵消消費成本增長帶來的壓力,結果一年到頭幾乎無甚儲蓄。普通勞動者在公司的日常管理和決定當中,幾乎沒有任何參與的權力,我所在車間旁邊的一個部門,其中員工因不滿工作環境而罷工,要求上級領導給予改善,結果要求被拒絕,領頭的幾個員工被辭退;我的師父因拒絕執行公司的一項有利於公司、而損壞員工利益的決定,被辭退。

四.深入了解與思考:

我國普通勞動者勞動報酬偏低,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國普通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重22年間下降了近20個百分點,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是資本報酬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0個百分點;二是政府收入比重持續增加,1999年全國財政收入剛突破1萬億元,占gdp的比重僅為13%,但到XX年後的XX年,全國財政收入己接近7萬億元,增長了6倍,占gdp的比重也已超過20%。普通勞動者參與分配的地位正在日趨邊緣化,變得愈來愈無足輕重、不值錢。全國總工會近期一項調查顯示,23.4%的職工5年未增加工資;75.2%的職工認為當前社會收入不公平,61%的職工認為普通勞動者收入偏低是最大的不公平。日前被調查職工月均工資2152元,其中低於此標準的占67.2%;低於標準50%、每月只拿1000元左右的占17.3%;低於最低工資標準、每月只拿幾百元的占4.8%。低收入的主要集中在一線和農民工群體。目前,我國城鄉居民之間收入差距在3.3倍左右,行業間差距最高達到15倍之多,10%的最高收入戶與10%最低收入戶人均差距20多倍,少數金融國企高管的年薪水平是社會平均工資的100多倍。據統計,XX年電力、電信、石油、金融、保險、水電氣供應、菸草等行業共有職工833萬人,不到全國職工人數的8%,但工資和工資外收入總額卻相當於當年全國職工工資總額的55%。一個平均工資概念,給廣大普通勞動者吃了個“畫餅”。

透過官方的這些調查數據,不但能夠看到普通勞動者的不滿,從另一個側面更是反映了民生多艱。作為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創造出來的財富卻未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更好地改善,必然導致心理的不平衡。而這種不平衡情緒的發泄將成為社會的隱憂,而且普通勞動者的工資低也會造成中國經濟的惡性循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國目前社會發展上的一些瓶頸,往往與很低的勞動力價格有著或多或少關係。假如政府社會對工資增長依然是只說不做,或者是說的多做的少,實現普通勞動者增加收入,則極有可能仍然是無法企及的“美好理想”而己。

五.原因分析:

1.勞動力市場

一般來說,勞動力市場的價格即工資是由勞動力的供求關係決定的。勞動力的供大於求工資就會下降;供小於求就會上升。中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使上億農村勞動力從土地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湧入各大中城市,以至使中國的勞動力大軍處於明顯的供大於求的狀態,這就必然導致工資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同時也勿庸諱言,中國目前的工會在真正維護職工或普通工人的利益方面,作用還十分有限,還沒有形成有效代表雇員與僱主進行工資福利待遇談判的局面。普通勞動者 “委曲求全”地接受現行工資水平是勞動者在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總趨勢下的一種無奈選擇。

2.中國的工資結構體系不完善

目前中國的工資大約可分為三部分,一部分主要是企業經營者,這部分人一般是實行高額年薪制;另一部分是公務員及相關行政人員,這部分人的工資一般由基本工資和獎金組成,獎金比重較大;還有一部分,也就是占絕大多數的普通職工,他們的工資就是基本工資,獎金只占很少一部分。這種工資結構為收入差距留下了巨大的空間,也成為國家調節工資收入差距的盲點和難點。如何以國家財力公平而有區別地解決這三部分工資享有者的勞動報酬,直接地而不是間接地提高低工資者的收入,至今仍是中國各級政府需要破解的難題。

六.建議

1.引入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為勞動者搭建一個對話平台,工資集體協商中,要提出工資指數化要求,即按照cpi指數調整貨幣工資,保證廣大職工實際收入和基本生活不下降。

2.加快制定工資方面的法律法規,為建立和實施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工資激勵機制、工資保障機制提供法律依據。

3.通過不斷培訓職工,職工自身也要努力、主動地學習,提高勞動力素質。

4.破解諸多勞資限制,加大執法力度。

5.加大對壟斷企業職工收入的規範力度,調整工資分配製度,減小貧富差距。

6.有效控制物價漲幅,對於嚴重影響工資漲幅利害住房醫療教育等領域,做好基礎的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