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暑假實踐報告

XX年8月下旬,中央財經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滴水滄海”實踐團隊在深圳市和廣州市開展了以“承抗戰歲月革命精神,開和平時代公益新途”為主題的社會實踐。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鄧小平誕辰111周年、紀念深圳特區成立35周年的背景下,團隊成員先後瞻仰鄧小平畫像及銅像、訪問深圳殘友軟體有限公司、遊覽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參觀中山紀念堂,在偉人風采和城市歷史中感悟抗戰精神和改革精神,以青年一代奮發向上的幹勁將時代精神融入探索社會企業這一未來公益新模式的實踐中,承古不泥古,展現了當代青年大學生的歷史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鄧小平銅像,精神永存

我們首先到達位於深圳市福田區深南大道北荔枝公園的鄧小平畫像廣場。在川流不息的車輛和鱗次櫛比高樓大廈之間,鄧小平巨幅畫像和”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的紅色標語就像定海神針。來這裡參觀的大都是頭髮花白的老人,對他們來說,這是他們的時代印記,使他們想起為國家建設奮鬥的青春歲月。

走出北荔枝公園,我們又乘公交經過近一個小時的車程到達福田區紅荔路蓮花山公園,登上蓮花山瞻仰位於山頂的鄧小平同志銅像。小平同志以昂首闊步地姿態俯視深圳市區,指點江山,氣勢如虹,一如他一生經歷三起三落而泰然自若,一如他建立太行、太岳等抗日根據地深入敵後而無所畏懼,一如他率領大軍挺進大別山勢如破竹……

我們登上山頂時巧遇深圳外國語中學和喀什中學的學生在銅像前舉行紀念儀式。深圳與喀什是對口支援關係,又同是經濟特區,一東一西,兩地青年學生一起來紀念這位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無論是70年前英勇頑強的抗戰精神,還是30年前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都是我們深化改革踐行社會創新的精神源泉。

二、訪社會企業,創新探索

殘友集團是中國首屆社會企業與社會投資論壇的主辦方,一直以來也都是很多公益組織學習的標桿。我們團隊有幸訪問了集團下屬的深圳殘友軟體有限公司。

我們先與公司總經理占爐華先生取得聯繫,獲得同意後,到達位於深圳網際網路產業園附近的殘友軟體公司,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夏明先生接待了我們,向我們介紹了殘友的發展歷程、組織架構、員工培養方案、後勤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同學們無不讚嘆鄭衛寧先生創立殘友篳路藍縷初心堅定,公司對待殘疾人員工細心周到,殘友宣言令人感動,無障礙設施可見真情。

隨後,為了進一步了解殘友軟體公司怎樣用商業為公益造血,驗證我們的假設,即與普通商業企業相比,社會企業擁有更強大的社會資本,所以這種模式能夠使公益可持續,我們分別開展了問卷調研和無結構訪問,得到了工作人員的熱情配合。

三、中英街行紀,歷史縮影

中英街地處深圳市東部沙頭角鎮南部,是一條長不到250米、寬不到4米的小街。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它目睹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對國土的吞噬,支撐了甲午中日戰爭中保衛家園的士氣,撫慰著抗日戰爭中長眠於此的英靈。建國國中英關係劍拔弩張使這條小街成了“邊防禁區”,1997年後“一國兩制”縮映在這條小街上就成了“一街兩制”。

在中英街歷史博物館,中國近代史對於我們來說不再是背條約記地圖,而是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宏大的歷史事件在衣食住行的變遷中得到體現,從社會視角看歷史,我們得到了專業素養和歷史情懷的提升。

四、中山紀念堂,理想光芒

中英街的遊覽結束後,團隊部分成員離開深圳到達廣州,參觀了中山紀念堂。紀念堂結構精巧,堪稱建築學典範,寓意豐富,一步台階一個方位都暗合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和共和夢想。但最令人震撼的還是正門前中山先生的戎裝銅像,威風凜凜,目光伸向天際。背後的紀念堂正門頂上掛著書有“天下為公”的匾額,讓人憶起中山先生曾抄寫《禮記·大同篇》以自勉。

在我們看來,“天下為公”、“三民主義”等思想不僅在戰爭年代促成國共兩黨合作,在當下的和平時期,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營養。社會企業“公益+商業”的創新模式為實現公利天下,福澤萬眾的目標,就是在踐行這一偉大理念,是“中國夢”實現的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