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抗戰勝利70周年實踐報告:鉤沉拾遺蹟 尋根築青春

70年前,當中華民族最終奪取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血火淬鍊的抗戰精神,在歷史的星空下定格成永恆。利用今年暑假,遼寧科技學院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組織大學生開展尋訪紅色記憶之旅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歷史無言,精神不朽。78載光陰流轉,隱不去哀鴻遍野的慘痛,盪不盡殷殷鮮紅的血痕。歷史之殤,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基因,抗戰精神,也激勵著青年一代奮勇前行。15天時間,200多人次,資土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走進瀋陽、撫順、朝陽、大連、鞍山、錦州、本溪等多個城市,探訪那段戰火紛飛的激盪歲月。

不忘歷史之殤·瀋陽“九一八”

7月18日上午9時,資土學院紅色之旅在位於瀋陽市大東區柳條湖橋的“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正式啟動。館前廣場上,鮮艷的五星紅旗高高飄揚,猶如檯曆的巨大石碑莊嚴沉寂。石碑上千瘡百孔的彈痕,隱

約可見的無數骷髏,訴說著千萬同胞冤魂的吶喊與呻吟。在啟動儀式後,同學們走進展廳參觀展覽。館內以大量照片、文物和視頻影像,全景式介紹了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奴役中國人民的罪

行和淪陷區人民的苦難生活,展示了全體中華兒女冒著敵人炮火共赴國難,英勇抵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光輝歷史。

日軍把守的城門、731部隊全景、白樺林露營的抗聯西征軍、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一幅幅圖片、一張張圖表、一件件實物、一段段視頻,吸引了同學們的目光。他們不時停下腳步仔細觀看,認真聽取老師的講解,並詳細詢問有關歷史。“忘記英雄,就會淪為墮落之邦;忘記苦難,苦難就會重扣國門。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振興中華,人人有責。”中國人民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所形成的抗戰精神,就鐫刻在紀念館的牆壁上。走出紀念館的每位師生都被鮮血寫成的歷史深深感動。“作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讓中國的年輕人全面真實地了解那段歷史,讓那場戰爭永遠警醒世人。”資土學院的老師們紛紛表示,“希望同學們能夠明白,我們個人的命運是和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同樣,我們正視歷史,也是為了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感懷先烈之勇·朝陽“趙尚志”

位於朝陽市中山大街的趙尚志紀念館莊嚴雄偉。7月21日上午,資土學院紅色之旅朝陽團隊帶著崇敬心情,來到趙尚志紀念館。廣場前,全體人員垂首肅立默哀,表達對趙尚志烈士的深切緬懷和崇高敬意。走進紀念館,從忠義之家、剛烈少年,尋求真理、投身革命,武裝抗日到威震北滿,詮釋著抗聯將軍趙尚志悲壯而又傳奇的一生。廳內玻璃鋼材質的趙尚志雕像、反映趙尚志作戰的圖片,以及趙尚志生前使用過的生活用品,都讓學生們更加了解這位深受民眾愛戴和敬仰的抗日民族英雄。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英雄帶著無盡的遺憾離,但偉大的抗戰精神永存。“緬懷的意義在於繼承和弘揚,我們追憶歷史,緬懷民族先烈和革命前輩,是為了從中獲得啟迪,永遠勿忘國恥,銘記國難,捍衛和平。”走出紀念館,學子們滿懷豪情、信誓旦旦。

感懷和平之重·撫順“萬人坑”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在東北各地燒殺淫掠,為非作歹,推行了極其殘酷的殖民統治。平頂山慘案就是日本帝國主義在侵華罪惡歷史上採取三光政策的產物。有血有肉的3000多村民在日軍的屠殺下魂飛雲霄,堆堆屍骨,把痛苦鐫刻在人間。7月24日上午,暑期社會實踐撫順團隊來到平頂山慘案紀念館,帶著沉重的心情,尋訪這段特殊的歷史印跡。汽車拐過幾道彎,繞過一片片逶迤的礦區,便可看到右側的綿綿山嶺,平頂山紀念碑就掩映在這蒼松翠柏之中。走進紀念館,一種悲切淒婉之情陡升。孕婦骨骸內依稀可見腹中胎兒的掙扎;被捆著鐵絲、戴著腳鐐或頭骨被打漏的遺骸……在肅穆和寧靜中處處是濃重無聲的悲歌。面對著三千遇難同胞的冤魂與白骨,同學們的心靈深處迸發出無盡的悲憤與哀思。“列寧曾經說過,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參觀過‘萬人坑’後,讓我內心久久不能平息。”學生王思博說,當了解到安放紀念碑處就是日軍當年架設機槍的地方,也是當年安放炸藥,崩山埋屍之地,讓自己意識到歷史的慘案離我們是如此之近。“我們不能忘記日軍對於我們的暴行,但是我們更應該尊重歷史,正視歷史,以歷史為動力,努力學習,時刻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鬥!”隨後,同學們來到撫順市戰犯紀念館,並在贖罪碑前進行簽字宣誓儀式。“紀念館承載著歷史教育、反對戰爭、傳遞和平的神聖使命。我們來到這裡聆聽先輩的故事,以史為鏡,修養己身,未來才不會重蹈覆轍。”開創未來之光·本溪“抗聯館”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8月2日上午,高亢的國歌聲唱響在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資土學院紅色之旅本溪團隊走進這片“林海雪原”,尋訪抗聯英雄們的足跡。皚皚白雪路,森森林木間。作為抗日義勇軍的策源地和抗聯一軍一師的主要活動地之一,本溪大地上演了眾多志士的英雄事跡,鄧鐵梅、苗可秀等抗日義勇軍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抗日的鋼鐵長城;楊靖宇、李兆麟也曾率領抗聯勇士在本溪地區給日寇以重創。鐫刻著1630位革命烈士名字的“英名錄牆”,代表著抗聯將士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寧死不屈、百折不撓的民族氣節。紀念館內,一件件歷史文物安靜傾訴著段段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震顫心靈。同學們依稀看到了那個年代的金戈鐵馬,看到抗日戰爭艱苦卓絕的歷史。從興盛到衰敗,再到復興與崛起,雄辯地證明了中華民族蘊含的抗戰精神。

注:上圖:同學們在平頂山殉難同胞紀念碑前宣誓“在今天和平的環境中,歷史留給同學們太多的思考。覺醒的中國,早已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早已告別了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並以舉世矚目的改革和現代化建設成就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實現幾代中國人孜孜以求的強國夢不再是飄渺虛幻的期待。”遼寧科技學院團委書記韓嬌期望我們青年學生,要通過歷史這本教科書,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歷史之痛,不因時光沖刷而從記憶中消逝。英勇的吶喊已經沉寂,壯烈的犧牲也已遠去。鉤沉往事,面對未來,一種激越而凝重的血液仍在我們心中流淌。撫今追昔,默哀致敬,歷史的創傷仍在隱隱作痛,提醒我們曾經飽受的深重苦難;放眼神州,滄桑巨變,激勵廣大青年學子更要堅定目標、砥礪奮進,創造下一個“中國奇蹟”。XX年,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我們為先烈默哀,向歷史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