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社會實踐總結

2010年7月6日,我們“齊魯情”大學生支農促進會濱州社會實踐一行14人,來到了此次社會實踐的目的地—濱州市無棣縣馬山子鎮帝賜街村。到達國小門口,眼前呈現的是我們會流著淚笑著回憶的一幕:密密麻麻的踢拉著拖鞋的孩子和村民,走在前邊的村領導,隨後又趕來的鎮領導,以及牆上貼著的醒目的:歡迎”齊魯情”大學生來我村支農支教..這個陣容創造了齊魯情的一個歷史記錄.為期十天的社會實踐活動拉開帷幕,同時也是我們迄今為止生命中最神聖的開始。隨後的10天,14位隊員都投入了最大的熱情去支教,去調研,創造了屬於每個人的生命中最珍貴的記憶。

一 支教篇

(1) 傳統支教

我們所有的課程教學工作全部圍繞著我們協會的支教宗旨“傳授理念,培養興趣,拓展視野”展開。具體課程包括:語文、數學、英語、音樂、體育、美術、安全自救課以及十一運會特別體育課。具體安排是一天4節大課 ,每節課1小時. 在經過對當地孩子的深入了解以及家長們的親切交談後,我們發現當地對孩子學習英語的呼聲特別高,根據這一實際情況,我們在授課過程中加大了英語的份量。這10天裡他們學會了說國語,知道了見到老師家長要禮貌的問好,也有了較為實際的理想和走出去的信心.

(2)其他支教教活

1家長會

鑒於農民認識有限,對待犯錯的孩子往往採取非打即罵的方式,不僅造成家長與孩子關係緊張,也容易扭曲孩子心理,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通過 開家長會的形式把我們平時收集到的關於怎樣科學的教育孩子的知識介紹給家長.本次家長會主要包括3個部分:如何更好的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如何看待女孩的教育問題,以及怎樣協助孩子學好英語.

通過這次家長會,家長們更了解了如何科學的教育孩子,融洽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也促進了孩子健康成長。

2國小生運動會

為增強學生體質,回響國家全面健身的號召,同時宣傳濟南十一運會,體現“和諧中國,全民全運”,提高學生對全運會的關注和認識,在全校形成團結向上的氛圍,特舉辦“學生運動會”。此次運動會右6個項目:綁腿跑,趣味投籃,跳繩接力,背靠背運籃球,托桌球接力,賽跑.主要是一些團隊合作需協助地項目.

經過此次運動會,孩子們知道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懂得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此後的日子裡也更多的見到了他們之間地互幫互助.

3法律宣講

鑒於農民信息渠道的不暢通,我們有專門播音隊員每天通過大喇叭廣播的形式把我們平時收集到的信息傳遞給村民,加強村民的預防各類危機意識,了解國家最新惠農政策,增強了村民的法律素養.

二 調研篇

一次完整的社會實踐,調研必定是重頭戲,支教的最終也是為調研服務的。利用支教拉近我們與村民之間的距離,是我們最大程度的深入農村,走進農民,獲得最真實可靠的第一手調研資料的最為有效的途徑。

我們本次社會實踐的大課題是:關注現行經濟形勢下農村勞務輸出的影響。農業剩餘勞動力輸出地常見問題的調查研究,以本次社會實踐地點濱州市無棣縣馬山子鎮帝賜街村為例,調查研究農村因勞務輸出而產生的留守兒童問題(包括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思想狀況等)、空置房問題、青壯年外出打工所引發的土地流轉問題和宅基地流轉問題、農村養老問題、勞務輸出對農業生產力的影響等系列問題。

隊伍到達之後,調研小組同學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做了一些必要調整,增加了棉花種植業的現狀調查以及鹽鹼地現狀以及治理問題,充實了調研內容

通過我們全體隊員的實地調查,了解了農村勞務輸出後的現狀,我們對當前這一領域所反映的問題進行理論分析有了最真實可靠的第一手調研資料,並通過對一系列的原始數據的整理,已經形成一定數量的優秀實踐報告,正處於後期完善之中.本次調研發現一些農村存在的問題,,已經努力向鄉建中心和當地政府提出較可行的農村改革方案。我們相信,本次調研一定會為更好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三 生活篇

左臂繫著紅領巾,胸前帶著隊員牌,這是"齊魯情"下鄉時統一的標誌,不用別人提醒,隊員們每天都默默的認真的做好.這個,就是信仰下的生活.

生活無非包括吃飯,娛樂與休息三塊內容,應該說這裡做的還算條理。我們有嚴格的作息時間表(6點起床,23點睡覺),每天固定的時間起床,跑操,吃飯,授課,調研,開會,睡覺。自己做飯是個挺大的問題,用大鍋。我們將隊員分成三組,輪流當班,10天的飯菜任務成了大家一試身手的場地.

四 幾個感動的瞬間

1 婉拒村民送來的食品,他們說”你們是來為人民服務的,人民應該給你們送點吃的”我們說我們有紀律

2結束前的最後一個下午,給孩子們發獎,孩子們都哭了,哭著說捨不得我們.

本次為期十天的社會實踐關注社會, 關注農村,為當地村民帶去科技與法律以及國家最新政策;以我所學, 回報社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增強下鄉隊員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實現書本知識和實踐知識的更好結合,提高自身實踐能力;我們也通過自身努力展現山東經濟學院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樹立山東經濟學院社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