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敬老模範區申報材料

我區是XX年經國務院批准由原**市市中區分設的縣級行政區,幅員面積618平方公里,現轄11個鄉鎮,6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72萬(其中:城市人口43萬,農村人口29萬)。全區現有60歲以上老年人口8.9萬,占總人口12%。**區是**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文化底蘊深厚,觀音文化源遠流長,先後被命名為“中國觀音文化之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城區”。

我區在創建省級第三輪敬老模範區工作中,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始終堅持“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以貫徹《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為切入點,統籌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性,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老齡事業,推動了老齡工作的快速發展,實現了“六有”的工作目標,XX年10月被國家民政部表彰命名為“第三批全國養老服務示範活動示範單位”、“全國農村五保供養工作先進單位”。主要成效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助推老齡事業全面發展

(一)強化組織,長效規劃。一是建立組織網路。區委區政府成立了區老齡工作委員會,由常務副區長任主任,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分管領導任副主任,民政等相關部門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區編委批覆設立區老齡辦為正科級常設機構,落實專兼職工作人員5名。區直各部門、街道、鄉鎮也相應成立了以黨政主要領導為組長的老齡工作領導小組,在村、社區組建老協59個,成立老協分會、老協活動小組252個,形成了一個上聯黨委、政府,下接社區、村社的三級老齡工作網路和社會齊抓共管的老齡工作格局。二是完善發展規劃。將養老服務事業納入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出台了《**區老齡事業發展“xxx”規劃》、《**區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區人民政府關於加強老齡工作的意見》、《**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有效推動了養老服務事業發展。

(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一是普法教育宣傳。區政府將《老年法》納入普法宣傳重點,組織宣講團深入各鄉鎮、各社區進行宣傳,累計開展法律知識宣傳120餘次,民眾教育普及率達到95%,老年人接受法律教育普及率達到90%。二是德育教育宣傳。在全區所有中國小校中開辦了敬老、愛老、護老德育課程,定期組織中國小生為老人開展義務服務,與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結對活動;三是社會教育宣傳。通過開展孝親敬老好媳婦及先進單位評選活動、推廣“愛心助老卡”、敬老座談會等形式,廣泛宣傳老年法和愛老護老先進典型,激發了全社會共同關注老年人、參與老齡事業的意識,目前,已評選敬老名星3名,好媳婦20名,先進單位10個,先進個人20名。以舉辦“中華慈善論壇”為契機,開設了“慈善網”,在全區大勢開展愛心慈善活動,表彰慈善愛心人士,帶動和鼓勵了一大批社會愛心慈善人士參與社會養老,實現了愛心慈善之城。四是領導示範宣傳。在重大節假日,區四大班子領導都要親自慰問老幹部、老黨員、老職工、百歲老人和貧困老年人等,開展幫扶活動,推動了尊老敬老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在高齡老人滿百歲壽辰之際,區委、區府、區民政局、區老齡辦領導都要送去生日的祝福和慰問金。

(三)加大投入,完善設施。一是建立了區財政投入機制。區政府每年將涉老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定期撥付,支持老齡事業的發展,並逐年加大投入。二是建立了養老服務設施投入機制。採取上爭、區投、社會捐助等形式,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快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目前,已投入資金800萬元,對福利院進行擴建和設施改善;投入資金2520萬元,新建敬老院4所,改擴建6所,新增床位1060張,改善了全區養老基礎設施條件;建成了老年活動室、老年閱覽室和老年活動健身廣場200餘個,修建了休閒廣場10處,為老年人提供了良好的休閒娛樂健身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