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聖誕節

“聖誕經濟”熱浪席捲大城市

①現象以及分析

對於所有的企業來說,聖誕節不但是一個巨大的商機,更是拉攏客戶、討好員工的好機會。各大賓館乘機推出價格不菲的聖誕大餐,價格比平時上漲300%強。大廳小廳都一包而空,連大堂都用屏風隔出一方。

商家盡力擴大聖誕的參與人群,一些商場和酒樓不斷開發新的商機。據這些單位的負責人說,他們準備過節的時間越來越提前了,促銷手段也五花八門。商場在聖誕節期間會推出跟聖誕老人合影等活動,而一些大酒店今年首次推出適合老年人特點的“聖誕晚會”,特別安排一些“現代抒情”的音樂欣賞,邀請的樂隊也都是老年演員。

在一些商場裡,一些平常的小禮品,如玩具熊、朱古力也被重新包裝,擺上聖誕專櫃。更有商家想出買商品搭送聖誕禮品的“巧招”。此外,旅行社大搞“聖誕旅遊”,就連電影院也弄個聖誕檔期的名頭,將一些“重頭戲”安排在這一期間強勢推出,聖誕的假日經濟現象已經顯現

②專家的觀點

經濟學者認為,這只是商家炒作賺錢的商機,商家的目的就是要賺取更多的利潤,利用節假日搞各種促銷手段是他們經常採用的方式,也是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心理需求。這種短期行為的確會在一定時間內刺激消費,但是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不是靠這種暫時刺激消費的行為來推動的,更重要的是要為國家經濟發展累積更多更好的生產要素,這種借節日炒作是一種純粹的商業行為,它只能在一定限度內解決生產和消費的問題。

社會學者的看法是,人是一種情感動物,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使人們需要更多的與親朋交流與放鬆,而節日能夠給人們一個名正言順的休息、交流、消費的藉口。因此“洋節”這種“人造”的節日逐漸被很多人接受,而且賦予了它更多的中國特色。雖然人們所採取的過節方式不盡相同,但是他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需要一個能夠讓人放鬆心情並交流友情、親情的場所和時間。

角落裡的聖誕節

①冷清的聖誕節

無論各地聖誕節慶祝的方式如何,但是總有一個去處:上教堂參加彌撒。善男信女要憑票進入。不少非教徒的年輕人,是衝著聽聖歌去的,他們把莊嚴肅穆的教堂,當成了欣賞管風琴和聖誕頌歌的地方。神父、修女們也不能將兄弟姐妹拒之門外,於是,他們便被請進教堂邊上的平房,看閉路電視的現場實況轉播。教堂內外,秩序井然,沒有一點節日的喧囂,只有唱詩班悠揚的歌聲繞樑……

②我們沒有聖誕節

儘管聖誕樹年年閃閃發亮,聖誕節越來越商業化,但是中國大部分人還是對聖誕節不怎么感冒的。

一個城市是否過聖誕節,怎么過聖誕節,這與城市的文化構成、經濟發展、開放程度緊密相關。在北京、上海、廣州這種發達開放的城市,聖誕節已經成為販夫走卒都知道的洋節日,但是西北一些內地城市平安夜的熱鬧空氣十分稀薄,尤其是一些經濟並不發達的中小型城市,聖誕節形同虛設。再到城鎮、農村,聖誕節更沒有蹤跡了。

是否過聖誕節和職業也有關係。一些比較開放的、直接與腦力相關的行業,比如網路、商務、教育等等,容易接觸到外來的新事物,在這些行業中工作的人自然而然就被職業帶進了平安夜。但是另外那部分人,例如體力勞動者,他們是不會去過聖誕節的,因為這對他們來說沒有意義。

既然如此,中國人對聖誕節還是很理性的,那種濃濃的氣氛也更多是商家的抄做,不過我是這樣看待的,在很多人心裡,不管是中國傳統節日還是西方的節日,他們都要過一過,藉此機會享受生活的樂趣。而聖誕節所寓意的平安、祥和和傳達的祝福,滿足了人們內心那種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渴求。這樣美好的祝願不就是人們所祈求的么?我沒有理由反對!

聖誕節期間,人們紛紛互贈禮品,舉行聚會,宴請親朋好友。不過,中國人過聖誕節也有些中國特色,大部分人是把聖誕節當成他們一個休閒聚會的新機會來過。例如,很多年輕人會選擇和同學、朋友一起過個熱鬧、歡暢的聖誕節。正在北京的北方工業大學上四年級的女生徐明則說:“今年聖誕節呀,(因為)我是大四的學生,會去參加一個化妝舞會,以這種比較特別的方式來迎接我(在大學)的最後一個聖誕節吧。”

借用一個香港人的話來結尾——

中國人為什麼過聖誕節?有什麽可奇怪的!很簡單,中國人喜歡過節。中國人不但過節,還過節氣呢?過節為的不就是吃吃喝喝,熱熱鬧鬧(初一吃餃子,十五吃元宵,立春吃春餅,……臘八要喝粥,二十三還得糖管粘),從年頭吃到年尾,多幾個節過,有什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