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活心得體會:給即將步入大學的同學幾點建議

編者按:大學那么美好,我們也不能白白浪費時光。下面是給即將步入大學的你們,一些建議,一起來看看吧。

人越長大,時間過得越快,就像 MacTalk 池老師在《四十誘惑》中引用的一句話:

年齡的增長具有一項十分特別的特點,即時間的流逝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顯得越來越來快。

確實如這句話所言,儘管我剛才畢業一年,但比那些正是花樣年華,即將步入大學的成年人要大上一些年歲,轉眼間我便在新崗位上工作了接近兩個月,而這兩個月恰恰是每一屆高中畢業生的狂歡月。這個可能是他們人生中最長且最無憂無慮的假期,已經步入尾聲。假期餘額已經不足,並且無法充值。我相信,這些單純的少年內心對大學生活的渴望程度已遠遠高於假期即將結束的感嘆。對於即將步入大學的人,好為人師的我還是忍不住想提幾個建議。

學習

關於學習,普遍狹義的概念就是上學,這個觀念在老一輩的心中可謂根深蒂固,即便在21世紀的現在也如此。上學是學習的途徑之一,而大學恰恰是上學最優代表性的機構。如果上大學的重心不在於學習,那大學的意義和知識的價值何存?

人可以不上學,但一定不能停止學習。

作為一個大學生需要認清楚一個事情,那就是在大學你所能學習到的遠遠不止於書本上的知識。不怕坦白講,現在國內高校大部分的專業設定以及授課內容,是跟不上企業需求的腳步的。請不要局限於自己專業範圍內,也不要局限於書本上的內容。趁學生時期有很多的空餘時間,如果確實有興趣,儘可能多涉獵和自己專業相關的書籍。如果對其他方面感興趣,同樣可以多讀多看。還要一點很重要的,如果有機會就親身實踐,不然都是虛的。

如果你能嘗試並堅持公眾號「可能吧」的文章《能說出來,才是你的知識》中的「以教促學」,那你知識的掌握程度一定不會差。「好為人師」並不是什麼時候都是貶義的。

我知道很多大學生因為分數的原因,被調劑到自己盲目以為的不喜歡的專業而心生厭惡,作為不好好學習的藉口或理由。我想說,當你畢業時拿著一份高績點包攬各項獎學金的光鮮簡歷,在選擇工作單位或者出國時,可能你不會驕傲,但你一定不會後悔。不然,你需要在別的方面做得特別突出,注意,是特別突出。而且,還不一定有用。

至於有其他想法或者有背景的童鞋,可以忽略我所說的。

社團

步入大學,你會發現學習以外的活動有很多很多,而組織這些活動的基本都是社團。每年的新生入學後基本都能遇上社團或組織的招新活動,面對眼花繚亂的社團或者組織,你可能無所適從,也可能興奮無比。不管你處於什麼樣的狀態,有著什麼樣的想法,我的建議是嘗試加入其中一到兩個感興趣的社團或組織。

一個社團都不加入,你的生活只剩下了學習,那么繽紛多彩的大學其實與你沒有什麼關係。一個誇張的說法就是,除了學習,你就只剩下了學習。我知道,有些同學因為高中的過度學習,大學想要瘋狂地遊戲,那么你的生活就只剩下了學習和遊戲。而這兩者很可能都做不好。參加一個社團,實質就是成為一個團體的一員,在這個團體當中擔任著某個角色,跟參加工作是有點類似的。要知道,你早晚有一天要走出學校進入社會參加工作,要想工作順心點,融入就很關鍵了。

加入過多的社團,你的學習時間很可能也被占用,同時你需要並行完成的任務也很可能無法按時完成,最後變得一事無成,且極大打擊你的熱情和自信。這是不值得推崇的。儘管通過加入社團,可能可以認識很多人,可能可以掌握某些技能,也可能可以學習到組織活動的一些經驗。請不要追求大而全,精力有限,時間更有限,即使只在一個社團或組織里,一步一步地做好每件事情,同樣可以獲得類似的經驗。在大學,尤其是在社團和組織,不要過分相信所謂的經驗、視野、或者人脈。這些東西,都不是僅僅通過一點點淺薄的經歷,一點點簡單的認知,就能獲得的。別忘了重要的事情首先是學習。簡單來說,專注於一件事上,並成為專家,你就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