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太科技前員工為討薪申請仲裁

XX年4月29日,廣州天河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確認,兩天之前接收田玗與張震軍的勞動爭議仲裁申訴書。

田玗與張震軍是新太科技(資訊 行情 論壇)行銷中心東西北區前區域經理。2月28日,新太科技因公司狀況解職150名員工,工作年限不足三年以及業績並不理想的員工被解除職務。田玗透露,加上自行離職員工數目,新太科技共有近300員工去職。

但是,新太科技並未能夠與前員工們一刀兩斷。兩個月來,田玗與張震軍在為討要薪資而奔波,此事交涉至新太科技總裁梁平,仍未得到解決。

索薪事件

申訴書資料顯示,張震軍於XX年8月被新太科技聘為銷售人員,自XX年11月起,負責黑龍江與吉林兩省銷售工作,任職期間為新太科技索取貨款21,267,880元。

張震軍稱,依據新太科技XX年3月與XX年7月下發的提成規定,自己可獲提成105,846.40元,獎金25,632.50元,但是基本沒有得到兌現。離職之後,張震軍從新太科技管理部查帳發現,東西北區副總經理曹麗代替自己提走95,800元,費用領取經東西北區總經理高永江簽字。

申訴書還包括張震軍索要報銷費用與扣發工資的請求,仲裁請求總金額為133,903.90元。

田玗在申訴書中仲裁請求總金額為140,182.37元,包括報銷費用、提成與扣發工資。此外,田玗指稱曹麗代自己領走提成11,000元。

根據田玗敘述,曹麗代替兩人領走的提成被改用作行銷中心東西北區費用。而曹麗的說法是,自己從未代領過田玗與張震軍一分錢。

XX年4月7日,田玗與張震軍找到新太科技副總經理何健民。何健民要求兩人列出任職期間簽署的所有契約,提成可以通過高永江落實。但是高永江的電話始終沒有撥通。

4月11日,何健民稱田玗與張震軍提出支付金額過高,不能完全兌現,要求她們斟酌降低。兩人經過考慮,將金額各自下調2-3萬,也即新太科技需支付每人8-9萬之間。

[1] [2] [3] 下一頁

田玗與張震軍的要求仍不能令新太科技滿意。4月26日,何健民答覆稱,可以按照兩人讓步後金額的50%半年付清。這種解決方案導致田玗與張震軍第二日申請勞動爭議仲裁。

新太科技稱沒有接到天河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通知,隨後發來的傳真否定了兩位前員工的欠薪說法,稱已按廣州市勞動部門相關規定足額支付,兩人提成也已按公司規定發放完畢。

不過,採訪過程中新太科技一位人士承認,確實有過每人支付4-5萬元的解決方案。

股東拖累

田玗認為,造成薪資糾紛的原因是新太科技財務狀況並不太好,“帳上幾乎沒有什麼錢”。

XX年4月2日新太科技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與下屬子公司累計擔保總額61,239萬元,其中對外擔保總額為43,980萬元,占公司淨資產的52%,對外擔保中違規擔保總計40,980萬元。

第一大股東廣州新太新技術研究設計有限公司被指稱占用資金,在XX年1月至XX年1月,累計挪用金額達1.47億元。

而廣州新太新技術研究設計有限公司所持法人股已在XX年12月被凍結,因為欠建行廣州市天河支行借款未能付清。

新太科技的危機在更早時候可見端倪。田玗回憶稱,新太科技在XX年10月至XX年2月間頻繁更換賬戶,甚至曾在一周內換兩次賬號。曾有一次,田玗與河南電信簽署契約協定,等到河南電信支付費用時,接到新太科技協定賬戶已變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