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鄉設定鎮的申請報告

xx原xx鄉,為xx邊緣腹地,地域遼闊,物產豐富,為xx、武岡和洞口三縣交界地。解放以來,xx歷來是人民公社、鄉人民政府所

在地,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1974年xx、龍拱兩鄉合併,成立xx鄉人民政府,管轄21個村,人口3.5萬以上(加上xxx地區,共

有6萬多人)。據歷史記載,日本侵略中國時,xx有“大都市”和“小南京”之美譽,具有重要的戰略位置。xx是歷史“古都”

,過去的“武穆鄉”和“古塘團”曾設在xx。在撤鄉之前,修建了各項鄉鎮基礎設施,包括鄉鎮機關、學校、通訊基站、銀行、

郵政、農貿市場、醫院、汽車站、自來水站、電管站、餐館和旅社、糧站、企業廠礦等。優越的地理位置,北臨xx縣城15公里,

西連洞口黃橋鎮10公里,南接武岡鄧家鋪雙排鄉,總面積48平方公里。滬昆高速穿境而過,規劃中的新化-武岡高速(銀川-北海

高速湖南段)也將從xx境內穿越,兩高速在xx形成交通樞紐(建議交通規劃部門在xx設高速出入口),交通方便,適合xx建鎮發

展。xx原鄉機關所在地xx村,修建了2條近2公里長的交叉水泥街道,農貿市場的繁榮和客商人潮,得天獨厚的水利自然條件,各

項基礎設施的保留和擴建,為申請建設集中型xx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鑒於近期省、市、縣和撤鄉建鎮領導到xxx、xx村和xx村三地實況考察這一情況,我們特對比分析了在這三處建鎮的利與弊,陳

列如下,供領導們參考,詳細了解:

xxx建鎮的不利因素:

1、xxx鄉離xx縣城太近,只有10里路遠,管轄的村莊也少,不集中,處在所管轄村莊的邊緣地區,沒有xx的中心位置優勢。建議

xxx鄉部分村組併入xx縣城的桃洪鎮,在xx擴建中,擴展為縣城的一個區,其餘部分村組併入xx鎮,有利於xx的長遠發展目標。

2、xxx鄉政府機關由原來的xx鄉機關所在地搬遷而來,許多基礎設施不健全,街道建設沒有很好規範,不能吸引農村人口進鎮常

駐經營;經濟發展中,無商不成街,無街不成鎮。

3、xxx鄉政府機關所在地建築稀疏,不集中,農貿市場不繁榮,也不規範,鄉政府所在地地理位置偏僻,老百姓辦事不方便。

4、xxx鄉政府機關所在地人口不集中,比較分散。而xxx鄉所管轄xx村周邊21個村的人口就超過了xxx鄉總人口一半以上,相對而

已,xxx鄉其他村人口遠少於xx村周邊21個村的人口。

5、xxx鄉廠礦企業少,而xx村及周圍村廠礦企業居多,經濟效益良好。

6、xxx鄉擬撤鄉設鎮均將採用xx村現有的資料和資源。

xx建鎮的有利因素:

1、xx是xx縣的南大門,離xx縣城十五公里,離洞口黃橋鎮十公里,又與武岡搭界。xx處於其所管轄地區的中心地帶,方便周圍

地區和村組村民的事務辦理。這裡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和名人。人口集中,流動人口約4000餘人,常住人口上萬人。人口

高度集中,要吃住,要費用,形成一個較大的消費網系,加之其地理優勢,素有“人進xx不想走,物進xx四處流,魚米之鄉”的

美譽。本村人袁將軍認為,在此處建鎮符合中央和國務院關於加強小城鎮建設政策相關標準和要求。

2、自改革開放以來,xx人民勇於改革,大力發展經濟。交通四通八達,暢通無阻。現有一條xx至xx硬化水泥馬路,另xx至武岡

機場直通xx的隆武省道即將破土動工。滬昆高速和銀川-北海高速將在xx附近交叉穿越,常桂鐵路也將從附近經過。現已建成一

條2公里長的新型街道,改擴建了原來的1公里老街,各街道兩邊高樓林立,商鋪布置井井有條,各類商品琳琅滿目。21個村組全

修建了水泥硬化路面,村村相通。擬計畫修建一條東與蓮花村、南與上石村、西與楊溪村和香花村、北與高毛村和萬勝村相連的

環鎮新路,xx建鎮區位發展空間良好。

3、農貿市場繁榮,經濟迅猛發展。新建1500平方米左右農貿市場有1000多個攤位,每逢趕場,人山人海,超萬人聚集xx,叫賣

吆喝聲充斥著整個xx的上空,僅次於xx中心市場。招商引資,拉動沿海工作的家鄉人回家投資和經商。本地人經商經營作業越來

越多,並且還引來了外省市、外縣和地方商家客戶前來經商作業。計畫將趕集型市場建設成永久性市場,實現每天都趕場之目的

4、個體私營企業如雨後春筍,如製鞋廠、汽修廠、機磚廠、榨油廠、鋸木廠、副食品加工廠、服裝廠、預製場、鋁合金五金門

市部、蔬菜基地、河沙場、餐館、旅社等等,展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

5、交通運輸也騰空發展。除了拖拉機、小四輪外,大小貨車有幾百輛,微型小車、計程車不計其數。光跑長途臥鋪車就有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