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注的八個熱點

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注的八個熱點

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即將創造新的歷史轉折——為開闢“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國新局面奠定牢固基石,以新的更矯健姿態參與人類發展競賽與合作,而高放的那座獎盃正是“21世紀”。

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11月9日至12日舉行,深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明確提出總體方案、路線圖。

>>力度之大空前

各項改革均在議題中無一缺席

一段時間來釋放的密集信息預示,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的改革深化,均在議題之中而無一缺席,細到諸如財政、金融、價格、國企、保障、簡政之類具體環節,範圍之廣、力度之大為歷史空前。

這次會議召開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的關鍵節點。四天的會期將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留下“里程碑”“新起點”的鮮明標記。會議成果不僅決定中國未來較長時期發展,亦將深刻影響中國世紀姿態與世界格局。

一年前,中共十八大明確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即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並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站在當下的歷史節點,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表僅餘7年,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間表還有36年。“改革盛會”——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意味著中國分別進入向目標衝刺和決戰的歷史新時期。

>>拒絕“暴力崛起”

中國不會成為20世紀的日本

改革開放35年的實證研究表明,中國共產黨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改革知識經驗、認識到了改革內在規律,不會為風險所懼、不會為干擾所惑,其會給國內外以信心,拿出更加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蘊含著“最大公約數”“黃金平衡點”的全面深化改革總體方案。

中國最高領導人xx今年7月首次論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五大關係”。他強調,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規律,特別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係,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係、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係、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係、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經歷35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主導戰略文化已經深度轉向合作型戰略文化,人類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的意識正在深植。這預示,“暴力崛起”的歷史經驗將不會應驗於中國,中國不會成為16世紀的荷蘭,17世紀的法國,18世紀的英國,19和20世紀的德國以及20世紀的日本。

如何品“公報”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按照慣例,三中全會閉幕後會發布公報,公報該怎么看?哪些是值得注意的表述?綜合曆屆三中全會公報,本報為你提供一個參考。

什麼是公報

公報是黨和國家公開發布重大事件或重要決定事項的新聞報導性公文。除了“公報”之外,一般黨的系統還有“決定”、“決議”、“檔案”,政府系統還有“工作報告”。

開篇

通常包括會議的時間、地點、人員、議題等基本信息。

正文

審議黨的綱領性檔案是三中全會的重要議題,公報中一般都有專門段落點出審議通過的重要《決定》。公報中會包括對政治思想理論的表述。會談及經濟形勢和改革任務,除了肯定成績,也可能會提及或流露出某些問題和不足。從公報內容可以預判出改革攻堅區。會針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