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會議精神心得體會

2024年11月12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北京成功閉幕。為期4天的全會聽取討論了xx受中心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中共中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題目的決定》。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又一個“三中全會”,將繪就未來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線路圖,引領中國人民踏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的新征程。

今年7月,xx總書記在湖北調研時曾表示,“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聰明,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攻克體制機制上的頑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改革,就是利益的調劑。假如說改革開放之初普惠式的改革讓所有人受益,如今的改革則需要打破固有益益格式。十八大以來,不論是中心領導同道的公開表態,還是陸續推出的改革措施,都讓人們看到了中心堅定不移推動改革、打破固有益益格式的決心。“老虎和蒼蠅一起打”的雷霆出擊、“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的鏗鏘有力、民眾線路教育實踐活動的求真務實,正是最大範圍凝聚改革氣力之舉。

在現實生活中,種種桎梏與藩籬,正阻礙著夢想的實現,包括歷史的、觀念的、體制的和利益的。由於長時間尋求經濟高速增長,gdp至上的觀念根深蒂固,它深入地影響著政府部分及其官員的行為方式。比方,長時間以來,各級政府過量地參與或干預經濟活動,一方面助推投資過快增長,積累了沉重的債務負擔;一方面扭曲了價格,加大了交易本錢,為***繁殖和蔓延提供了溫床。由於改革是一個由淺進深、由易到難的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一些盤根錯節的利益團體和利益關係藉機在新的土壤中板結、固化,嚴重抑制了市場競爭的活力。例如,一些超大型企業對資源和經營權的高度壟斷;又如,民營企業進進某些行業所遭受的“高門坎”和“玻璃門”。由於歷史的緣由,城鄉之間還存在二元結構,不同地域之間還有較大差異,這類結構和差異,制約了生產要素的活動和同一市場的構成。而在一些重要領域,如金融、能源、大宗資源等,市場化改革更是遠未完成,低效力的投資享受著低利率的補貼,其代價則是儲戶的利息收進和對消費需求的抑制。

我們期盼,未來的中國經濟,是消費、投資、出口的協同運行,而不是畸輕畸重的大起大伏;是綠色、環保、可延續的平衡演進,而不是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蠻橫生長;是以創新為驅動力的質的提升,而不是能源資源消耗型的粗放增長。我們渴看,在一個高度開放的市場環境裡,企業,不管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不管國有還是民營,能夠公平競爭,自由成長;市場,不管產品買賣還是要素投進,不管實體經濟還是虛擬經濟,規則同等,信息對稱,交易本錢日益下降,資金、資源和勞動力同等而自由地活動。我們嚮往,以人為本的理念成為貫串經濟發展始終的真理,每個勞動者都能自由遷徙,自主擇業,充分開釋自己的創造力,不論來自農村還是城市;人人享有均等機會,諸如上學、工作、創業,都能取得各種社會保障。

xx總書記最近強調指出,中國要前進,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掃除種種桎梏和藩籬,才能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與健康發展,才能實現中國夢。一言以蔽之,沒有全面深化改革,就沒有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