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師德論文

胸無點墨、混跡社會、腰纏萬貫者大有人在,但我們無法想像,更不能容忍一個濫竽充數的教師堂而皇之立於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聖講壇。所以,教師要有進行教育所需的紮實而寬厚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要透徹地懂得所教學科。僅僅熟悉教學大綱和本學科內容是不夠的,教師的知識應比這寬廣得多。通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 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就是這個道理。教師還應具備多方面的愛好和才能。

因為正在成長中的少年兒童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感興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從遠古時代到未來世界他們什麼都想知道,並認為教師什麼都知道。這種好奇心加求知慾是發展智力的動力, 教師應珍惜它, 而不能扼殺。這就要求教師要多才多藝,和學生打成一片, 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所以,教師要終身不斷學習,不斷開拓,更新自己的知識。正如加里寧所概括出的辯證過程:教師一方面要奉獻出自己的東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樣,從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優良的東西, 然後把這些優良的東西貢獻給學生。

5.育好人是師德修養的歸宿。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 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 自己不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個工程師是通過教學活動, 在學生心靈上精心施工的, 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共產主義世界觀和道德覺悟。這就要求教師, 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堅持以德育為首, 五育並舉,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二、中學教師如何加強師德修養當前,在推進素質教育,倡導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時, 怎樣樹立新時期的師德形象, 已成為廣大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 本人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塑造良好的師德形象。

1.要注重性格的平穩持重和認識視野的開闊貫通。性格的平穩持重是一個教師應有的心理狀態。要能以平等、熱情、誠懇的態度面對學生,要讓情緒穩定,善於自我調節。

教師要對那些不利於教學的情緒加以控制。特別是與學生發生矛盾、發生衝突的時候,教師更要理智,不要聲色俱厲,暴跳如雷,使矛盾衝突白熱化,而應冷靜沉著,寬宏大量,在健康的氣氛中解決衝突, 並使衝突導向產生一定的教育價值。

2.要有較強業務技能和學術能力。業務技能,是指通過長期某一業務活動方面的訓練而求得的技術。

如工整清晰的板書,標準的國語,現代信息技術的靈活套用等,都是一個教師必備的基本業務技能。學術能力,是指在業務活動的基礎上進行理論探索的個性特徵。通常人們主張,“學思結合”、“做想結合”、“知行結合”。不能只停留在業務技能的層面上, 而少於學術提煉,理性思考;也不能只醉心於學術見解的發表,而少於親身教學的實踐。

3.要有較強的邏輯能力和機智幽默的應變能力。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 要善於清晰地展現各門學科、各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繫,交給學生一張知識網, 並教會學生利用這張網去獲取更多的知識。因此,教師必須具備極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而機智、幽默同樣是構成教育才能的重要因素,它對教師來說,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思維品質,它是教師性格、修養、智慧的表現。幽默可以幫助教師更靈活更巧妙地實現教學、教育的意圖, 學生也普遍歡迎富於幽默感的老師。機智就是應變能力,課堂上的情況瞬息萬變, 特別需要教師有一定的應變能力。幽默、機智實際上是以紮實的知識功底、豐富的教學經驗為基礎的,這個能力,只能在實踐中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