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才聞兔歲凱鏇曲,又唱龍年祝福歌。(剛唱兔歲歌一曲,又飲龍年酒三杯。)這個寒假轉眼間即將結束,突然發現自己帶回家的書只翻過幾次,看到了書本,就想起了自己還是學生。學生就有作業,那么自己的作業呢?作業沒做啊賣糕的。

為了攻略這一次的社會實踐作業,我們通過網路廣而告之形成了一個課外活動小組,取名為db3課外活動小組。我們打出口號:不做沒意義的事,不做表面上的事。我們必須搞點實在的東西,最終商討出這樣的活動方式——問卷調查。各位看官莫急,總所周知,問卷調查都是浪費被調查人的時間的,有損被調查人的利益的。那么,如果攻克這個“世界性難題”,像攔路虎一樣,阻擋了我們的去路。如果像某些商家一樣,送被調查人點小禮物,這樣確實是可行的。但是,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送小禮物這一條是行不通的。所以,沒錢想搞活動?這不就是世界性難題嗎?調查問卷都需要資金的。

為了解決這個世界性難題,我們選出了幾個人專門負責拉贊助,並且早早就確定了調查的群體——初三的學生。那么,調查學生,拉贊助最好就找眼鏡店,體育用品店。但由於沒選好目標學校,所以拉贊助還無法實行。經過一天的討論,大家決定把目標學校定為電白縣那霍中學。那么,調查的主題呢?學習情況?據了解,這是一所農村中學,因為九年免費義務教育的實施,所以許多人都開始不重視讀書了,即使發調查問卷,也是看不懂上面的字的。為此,我們決定調查初三的尖子生。初步決定調查他們的心理問題,壓力大不大,是否想過要自殺等等。

有了初步的方案,決定去找目標學校周圍的眼鏡店和體育用品店。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目標學校周圍沒有眼鏡店以及體育用品店。為此,有人提出了:把題目制定好,然後讓目標學校免費列印速印,如此一來就不需要資金了。

但這又是個難題:如何讓目標學校對我們此次活動感興趣?問卷調查這一古老的沒點新意的東西,我們如何翻新?如何才能讓被調查人不損失利益?或者說,我們該如何補償他們?沒法贈送精美小禮品,這樣如何補償被調查人呢?

又經過了一天的激烈討論,得出了這樣的方案:在調查問卷中給予被調查者福利。這么偉大而困難的事,我們決定找號稱全知全能的人來搞定這個事。全知全能的某人說:“要何種福利?可以用一些小故事來給福利的。”然後說了一個故事:小和尚問老和尚,師傅,昨晚你看的什麼網頁啊?老和尚神秘地笑了笑:你自己百度一下“xxx”試試?

全知全能的某人被一番思想教育之後,終於在一天之後交予我們一份恐怖的調查問卷,我們活動小組中有幾人受影響很大,其他人要不是成為了老油條一定也會受影響。可如此一份東西,適合給初三的學生做嗎?裡面有這樣一道女孩子專屬題:如果你高中每一個月回一次家,平均一年回家12次,大學每年回家兩次,四年共8次。加上高中的36次。那么,在你大學畢業前,平均來說每個人只有48次見到父母的機會。若是大學畢業後,嫁人了,每年回家一次。那么,你估計你這一生還能回多少次“這個家”?

無論結果是什麼,這都是一種殘酷的計算,喚醒了人心中的親情。在初三這個可能還叛逆的階段,這無疑是一種強力的衝擊。這種調查問卷,成功地把福利融合進了裡面,但這種東西,能吸引校方嗎?為了迎合校方喜歡嚴謹的胃口,我們精心製作了一份很嚴謹的調查問卷,然後聯繫目標學校。

審核不通過。

居然不通過?整個小組都慌了,之前各種難題都想辦法解決了,怎么能在這關口倒下?為啥不通過呢?經過交涉才知道,調查問卷有校方嚴謹的風格,學生會認為是學校發的,會起反效果。而調查問卷卻做得非常好,如果能改成詼諧輕鬆點的風格可以幫我們免費列印和複印。

又用了一天的時間,大家齊心合力弄出來了比較詼諧的調查問卷。第二次審核通過了,<蓮 山 ~ 課 件 >校方幫忙複印出來了。但下一個難題是,要我們聯繫班級進行調查,並且不允許占用太多的時間。最難的都攻克了,還在乎這點小事?

我們聯繫了初三(1)班的班主任,班主任看了調查問卷後,同意把自己的自修時間讓出半個鐘,給學生們做,並且希望出題人能在班會的時候出席,或專門給他們開一次班會。由於小組成員是網路間聯繫的,全知全能的某人並不在現場,所以這個打算只能作罷。但全知全能的某人表示,暑假或許會到目標學校開展三下鄉活動。

從小組成立開始,到調查問捲髮下去,我們經歷了重重困難。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當沒有方向的時候,不要猶豫不前,要走出一個方向來。每次商量東西,例如開始的時候商量用什麼活動方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各有各的說法,浪費了一天的時間都研究不出個所以然來。可最後我們學會了“先做再想”。我們更需要鍛鍊的是臨場應變的能力,如果只是紙上談兵地從一而終就制定計畫來弄,那用一個月時間來制定計畫都不夠,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