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調解工作先進個人事跡

現為巴中市巴州區司法局西城街道司法所長的王國華,11年來充分發揮基層司法所指導人民調解的行政職能作用,用春風化雨般的工作方法,用公平誠信的利剪,裁斷一樁樁糾紛,使西城的人民調解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西城辦事處連年被授予 “防邪、維穩”工作先進集體,“平安示範鄉鎮”,“平安街道”等榮譽稱號;工作單位西城司法所法律服務所曾獲法務部優秀所,省級文明所,巴州區“青年文明號”;西城草壩街社區調解組織獲全省優秀人民調解委員會;西城轄區有3人被法務部、四川省評為標兵調解員、優秀調解員。

摸清實情 找準思路

巴州區西城街道辦事處地處巴中繁華市區,成立於XX年,轄4個社區居委會,13個居民小組,常駐人口6.9萬人,暫住人口3.2萬人,駐轄區行政企事業單位48家。王國華自那時起擔任街道司法所長,面臨轄區下崗再就業人員多、進城務工人員多、弱勢群體多、民間糾紛矛盾多,“四多”現狀給轄區社會和諧穩定帶來了巨大壓力。針對這一現狀,她不怕困難,走訪社區和居民,很快摸清了轄區基本情況,她用心梳理出明晰的工作思路。積極建議並爭取得到了西城街道黨委、辦事處一班人高度重視,首先從調解隊伍建設、人員素質提高、靈通糾紛信息、落實責任和獎懲等方面入手,紮實開展人民調解工作,三個月不到各項工作全部到位,有效維護了轄區的和諧穩定局面。有了堅實的工作基礎,各調解網路協調運轉,幾年來多次受到省、市、區領導和有關部門的表揚和肯定。

用心調解 任重道遠

人民調解就是在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下,依法對民間糾紛當事人說服勸解、消除紛爭的一種民眾自治活動。“剪不斷,理還亂”費力不討好,是調解員最大的忌諱。如何揚長避短因勢利導搞好西城人民調解工作,她反覆琢磨認真學習研究,總結出一套有目共睹的工作經驗和方法,用她自己的話說必須做到“五要”:

一是認識要提高。三方面的認識,一個不能少。一方面多匯報多請示,提高各級黨政幹部對人民調解工作深刻認識。二方面提高人民調解員對自身工作的認識,調解是基層自律、至高無上。三方面是讓民眾認識調解處理問題,方便快捷、公平合理,從而普遍受歡迎。為了提高這三個方面的認識,王國華三年來寫出工作請示、報告、調解案例、經驗調查文章30餘份;培訓教育調解員9場次,宣傳鼓勵先進調解員3人獲各級表彰;積極宣講人民調解政策,在社區打出了“有糾紛,來調解”的便民承諾,公布的調委會電話成了民間的“110”。

二是隊伍要無私。“心底無私天地寬,有事放心讓你管”,純潔的隊伍才能辦公道的事,是老百姓樸素的追求。所以她積極推行“自願報名、民眾推薦、考察公示、社區聘任”的公推公選辦法,把社區責任心強、熱心人民調解事業的優秀樓院長、社區“五老”及社區有一定威信的人員選拔進來,確保了基層調解組織有機構、有人員。四個社區的調解隊伍一組成,就受到當地民眾的公認。

三是公信要樹立。“公生明、廉生威”,嚴格按照人民調解原則處理大小糾紛,講政策、講法律、講事實,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大大提高了西城人民調解組織的公信力。2011年3月,西城70歲老人劉先厚因家庭贍養糾紛,四處上訪指責其么女夫妻不盡責任,矛盾激烈驚動公安及媒體。王國華立即指導相關人員參加對其家庭糾紛進行調解,苦口婆心達成了調解協定,然而履行贍養協定時再度起糾紛,劉老漢一時懷疑起人民調解協定的法律作用。王國華再次找到劉老漢和他么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並翻開法律檔案規定,指明人民調解在法律中的地位作用,若再不履行訴訟法院時將得到確認後強制執行。讓他們父女都明白了人民調解的公信度,這場家庭贍養糾紛也在人民調解中得到了化解,並縫補了撕列的親情。

四是調解要及時。靈通糾紛信息直接影響著人民調解工作開展得及不及時、調解難度升不升級、調解成功率和鞏固率高不高。王國華堅持從XX年起推行在社區樓院小區設定糾紛信息員,建立了信息員定期排查反饋、重大活動期間排查反饋和發現糾紛及時報告制度,確保了糾紛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調處,主動攬事上身。調解員的手機、座機向轄區居民公開,也極大地方便了廣大居民。如兩口子打架,半夜把調解員喊攏的時候就不少,草壩社區調解員楊志高一個月就遇到了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