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黨支部書記創先爭優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特殊的背景、特殊的環境、特殊的時代造就了戰洪權特殊的事跡!

興安村是內蒙古東部區第一個農村黨支部誕生的地方。這種特殊性注定了它要在洶湧的市場經濟大潮中,逐漸的“遠離”了人們的視線和記憶。

但因為有了戰洪權,才讓人們重新把興安村記起。

1981年,戰洪權光榮退伍返鄉,此時正趕上家鄉開展分田到戶。帶著對國家新政的無限憧憬,帶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希冀,他辭掉城市的工廠工作而毅然決然地回家種田。

因為他是軍人,他有著奮勇爭先的紅色情懷。

紅色代表忠誠,紅色更是一種激情!

戰洪權在軍營里淬火鍛造的紅色歷久彌新,永不褪色。回家種田,戰洪權一樣顯示出了軍人的優良素質,僅僅從農業收入當中就顯露出他的出類拔萃。

軍人吃苦耐勞、不畏艱難、敢為人先、助人為樂的優秀品質使戰洪權在本村的年輕人當中脫穎而出。XX年,他以高票當選村支部書記。

但這時候的村支部書記責任的成分遠遠多於榮譽。當時興安村集體經濟十分薄弱,不僅沒有多少收入,還負債70多萬元,村民生活水平低下,增收沒有門路。

選帶頭人,人們不僅僅看中的是戰洪權的人品,村民更多的是看中了他的聰明才智和致富本領,村民寄希望於戰洪權能帶領他們擺脫生活困境。

戰洪權深知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的出路在哪裡。生態環境惡化,使興安村的良田變貧瘠。為改善生態,戰洪權要求全村村民上山植樹,那時的村民根本不理解戰洪權地意圖,以為他是為自己搞形象工程。為取信於民,戰洪權與班子成員率先垂範,帶頭勞動,在山上一乾就是幾個月不下山。為了讓村民心服口服,戰洪權對自己的老父親和岳父也一點不講情面,一棵樹一個坑也不許差,看到戰洪權這樣的一視同仁,原來罵他給自己挖墳坑的人也乖乖的上山植樹了。

市場經濟規則說明,一味的靠行政指令去完成公益的事業已不可行,這就迫使戰洪權和村班子成員必須轉變服務模式。增加集體經濟積累勢在必行,磚廠和糖化飼料廠應運而生。市場化運作使生態建設免去了行政指令,加上戰洪權對國家政策的熟練掌握,9年的時間當中,興安村完成生態閘溝11條9300延長米,修建坡式梯田6000畝,挖水平坑7萬個。項目區內打深水井149眼,架設農用電網23公里,鋪設地埋管道1.9萬延長米。山水林田路得到綜合治理,治理面積13.6平方公里,全村實現水澆地14500畝,人均5畝地,使玉米畝產由700斤提高到1500斤。現在成材林木就達60多萬株,按平均每株50元計算,它的價值就超過3000萬元,2600多名村民,就相當每人在這個“綠色銀行”里存了10000萬多元。

因為他是支書,他有著服務至上的紅色情懷。

紅色代表奉獻,紅色更是一種使命!

紅色不是貧困的代名詞!老區就真的擺脫不了貧困的怪圈嗎?執著的戰洪權決心攻破這種定論。

思路決定出路,但思路的廣闊來自眼界的開闊。戰洪權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XX年,他帶領班子成員和村裡的一些種田能人去了一趟聞名全國的華西村。他們在看到差距的同時,也看到了興安村的希望所在。興安村蔬菜種植業基礎比較好,僅西崴子屯大蔥高峰期就曾創下年產800萬斤的紀錄,遠近聞名,這就是財路。通過理性思考、多方論證,他們決定籌建脫水蔬菜廠。XX年,戰洪權帶領村班子成員先後6次遠赴山東、滿洲里、海拉爾、突泉等地學習考察建廠經驗,從選址建廠、工藝流程到儲藏銷售一點一滴的進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