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行銷新模式典型事跡材料

市民能否坐在家裡或辦公室點個滑鼠,就能下單訂來當日所需的新鮮農產品?農民能否待在家裡或地頭,就能按照每天發來的訂單賣出種、養的農產品?如果農產品質量出現問題,能否通過網路就能“一鍵搞定”?近日,在2011年中國(**)新農產品交易會上,筆者見識了一種全新的農產品行銷模式,能夠肯定地回答和輕鬆地解決上述問題。經過近半年的試運行,於當日正式啟動的****首個農產品網路交易平台,在一片電腦鍵盤的“噠噠”聲中,完成了一筆筆農產品產銷的實時對接。家住崇安區的張女士一大早就帶著1歲的外孫女趕來交易會。“女兒、女婿都在國外工作,我們夫妻倆帶著外孫女,平時上街買菜也不方便。”當聽說現在通過網路平台能購買到新鮮蔬菜時,她高興地說:“女兒出國前就給我們配了台電腦,我們除了和他們視頻聊天外也沒太多用處,這下方便了,坐在家裡,滑鼠一點,各樣蔬菜就送上門來了!”

據有關部門介紹,這個叫做“當家e網超”的網上農產品交易平台,實際上是一個農產品大宗交易的第三方公共服務平台,融合信息發布、線上交易、金融結算、物流跟蹤、食品安全等完整的配套服務於一體。當家易現代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汪智剛向筆者介紹說,“當家e網超”目前所行銷的1400多種農產品,都來源於政府“菜籃子”工程的定點企業和省內120多家優質農產品種、養基地。通過可追溯體系,能夠監測到菜的來源、農殘檢測等每個環節,一旦發現有質量問題,消費者通過網路平台舉報投訴,可“一鍵搞定”,將獲全額賠償。

為了保證品質,當家易對於生鮮類的農產品還採取“零庫存”。每天分兩次送貨,上午9∶00和下午17∶30。如果會員在當天下午2∶00之前下達的訂單,並要求第二天早上送達,其所訂購的農產品會在第二天上午6∶00就從基地送達配送中心,10∶00之前完成整個配送工作,送到每戶家庭。目前網超每天都有600戶以上的送貨任務,在送貨集中的區域,每100名註冊用戶配備1名專管員,配送範圍涵蓋**所有高速內環線以內區域及高速沿線的大型社區。

老百姓可以足不出戶,在家輕點電腦鍵盤即能購買到餐桌上的菜品,這一舉措大大方便了那些上班早出晚歸沒時間上菜場或離菜場較遠的居民。因為網上買菜方便,現在有一些寫字樓的白領會於前一天在網上訂好菜,然後讓工作人員在上班期間送到單位去。除了私人買菜外,一些單位食堂也在嘗試網上購菜的新鮮方式。

“平台所銷售的農產品都達到無公害,並提供免費送貨上門。”汪智剛說,由於平台所銷售的農產品直接與政府“菜籃子”工程的定點企業和基地相對接,減少了市場的流通環節,新鮮的農產品從田頭直接送到市民家中,價格也較一般市場便宜。如平台上最近熱賣的某品牌鮮雞蛋,單價3.5元/斤,這一價格比超市里那些被排長隊搶購的鮮雞蛋還要便宜。

目前,該平台已有註冊用戶近1萬名,每天運輸量20多噸,日交易額3萬多元。市民們只要在網站註冊成為會員,並通過網上銀行對會員賬號進行充值,即能開始享受網上訂菜的樂趣。而另一方面,對於農民來說,每天都能有訂單發來,使得農民種、養出來的農產品,還沒出地頭就有了買家,隨產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