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煤礦勞模先進事跡

樸實的容顏、偏瘦的身材和不時流露出率真的笑臉刻畫出了大西北廣袤荒灘上一位回族漢子稜角分明的形象,也正是因為飽經茫茫戈壁的風霜才讓這位漢子具備了極強的忍耐和堅毅的優秀品質。他,就是屢破全區煤炭行業單班產量進尺紀錄的__煤礦綜采一隊生產一班工長李伏海。

李伏海自1996年參加工作以來,已在煤礦奮鬥了11年。從靈新礦到__煤礦,無論從事何種崗位,他的奮鬥足跡都感染了身邊的每一個人。是金子,放到哪裡都會發光!

XX年8月,__煤礦第一套國產綜采設備投入生產使用,這標誌該礦三年戰略規劃的實施已向現代化高產高效礦井邁出了穩健的一步。然而生產過程並不理想,由於該礦接觸綜采設備人員少、經驗淺、現場處理問題不足等缺陷,單班最高才采出3刀煤,這與規劃實現的高產高效礦井存在很大距離。後經集團公司領導協調,分別從原磁窯堡二礦、靈新礦、白芨溝礦等4個礦區抽調15名綜采專業骨幹充實到綜采二隊。李伏海就是其中一員。

在靈新礦接觸綜采設備近10年的生產經驗為李伏海鋪平了走向管理崗位的道路,當即被任命為生產班工長。為了不辜負領導的期望,他開始了探索實現創高產的路途。生產現場,他根據採煤機割煤速度、轉載機過煤量、人員協作各方面進行檢查外,下班後在家還在琢磨現場操作各環節的有序銜接,如何實現人機搭配的最佳方案。經過反覆研究,他發現,人機搭配完全可以實現“零缺陷”的有序銜接,但如果一味地追求產量使採煤機全速行進的情況下,結果卻是背道而馳,因為採煤機全速行進的過程中不僅會造成皮帶上口的溜煤眼滿倉,還會導致轉載機因煤流過大電路系統頻繁跳閘,這中間的影響少則幾分鐘,多則一個多小時。找到了癥結所在,李伏海欣喜若狂,知道什麼“病”就明白該用什麼“藥”來醫治它。李伏海果斷地向隊領導提出了一條合理化建議,就是在生產過程中採取採煤機前滾筒挑頂煤、後滾筒抬高連割帶掃的的辦法進行割煤,隊領導無奈之中採納了這一建議。實施後這方法果然奏效了,採煤機不但可以在工作面“橫衝直撞”的同時轉載機和溜煤眼也很少影響生產了,全隊單班產量以每月20以上的增幅漸次遞增。11月15日,__煤礦鞭炮齊鳴,這一天,李伏海一舉突破全區煤炭史上國產綜采設備單班產量進尺紀錄,創造了國產綜采設備單班產量進尺達國內一流水平的最好成績,單班割煤10刀、產量1.4萬噸、進尺達到8米,該礦礦長親自為他們頒發獎金5萬元,並在全礦通報礦長嘉獎令。李伏海寫譜寫了___煤礦輝煌的一頁,名利雙收的同時,他沒有停止自己前進的腳步,向著更高的目標發起了挑戰。

XX年6月,__煤礦綜采一隊投入生產,李伏海被任命為綜采一隊生產一班工長,這充分為他提供了展現才華的舞台,但“壓力”也緊跟而來。進口5個國家、耗資3億多人民幣的這套代表世界最尖端的採煤設備對於他來說還很陌生,能不能將這“張牙舞爪”的“洋玩意”玩轉光靠決心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掌握它的原理和構造,同時還要有最基本的操作基礎;其次是人機搭配方面存在很大的生產制約問題,面對全班剛出校門不久的一幫“娃娃兵”他內心忐忑不安,如何帶好這幫“娃娃兵”減少人機磨合時間,實現最佳的人機搭配成為了他心中揮之不去的心結。他一方面向外培職工請教採煤機、液壓支架和運輸系統的理論、操作知識,一方面在班組內開展考核獎勵與思想教育“雙管齊下”的管理制度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凝聚戰鬥力;在工作現場,他從最佳化工序環節、減少生產、機電設備影響、人機搭配等各方面入手,提高設備開機率。兩個多月的時間,面對所有困難,沒有壓住李伏海敢於勝利的勇氣,在走過艱難和挫折之後,收穫的是成功的喜悅,是激動的淚水,是捷報頻傳:XX年8月3日,單班割煤11.5刀、進尺9.9米、產量1.5萬噸;8月18日割煤12刀、進尺10.4米、產量1.6萬噸;8月26日割煤16刀、進尺13.8米、產量2萬多噸;僅8月份,單班完成產量45.2萬噸,創造了全區煤炭史上的神話!這一串串的數字無不證明了李伏海的奮鬥足跡和人性的芬芳!這一年,李伏海用成績和汗水換來了領導、職工的讚譽,也贏得了“勞動模範”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