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型家庭典型材料

在學習中體會成功的快樂

各位領導、同志們:

你們好!

我叫李紅傑,35歲了,現在是漢壽縣城十字街,城關一小對面,蔣家嘴鎮,三家擦鞋店的老闆。也許您會不屑一顧地嘲笑一個擦鞋女工竟敢登如此大雅之堂,也許您根本就不願意浪費時間聽下去,但是,花有花的芬芳、草有草的氣息,人也一樣,需要有一個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目標,了解自己是什麼能夠做什麼,而且做到什麼,這就是成功,不管他所做的那些事有多大或者多小,他的努力和奮鬥都值得自己和別人去尊重。

大家知道,“成功”是許多人終其一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它。很多人雄心勃勃,為自己訂下了人生的目標,並且兢兢業業的努力工作,但卻事與願違。他們或許從來沒有實現過自己的夢想,目標和渴望。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各人有各人的原因,但其中有一點可能是共同的,那就是沒有掌握比競爭對手更強的學習能力和應變能力。

終身學習是個人適應現代社會的基本生活方式,誰能迅速提高自己的學習力、創新力和競爭力,誰就贏得了發展的主動權和領先優勢,我們生存需要學習、工作需要學習、成就需要學習、發展需要學習。學習力就是創造力、競爭力、超越力正是明白了這鐵定的成功規律,我,一個普普通通的紡織工人,在千千萬萬下崗失業人員為前途嘆息、迷茫,對生活失去信心的時候,苦苦追尋、辛勤勞動也算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今天,有機會說出來,但願有給在座的領導們帶來一點點的激情、一點點的靈感,願所有下崗職工都走出黑暗,擁有燦爛。

剛參加工作那年,我17歲,因為自小就喜愛寫寫畫畫、唱唱跳跳,在漢壽棉紡織廠那個有3000多個青年工人的大廠里,我可就真是如魚得水,游得歡暢了,在生產車間擋車不到一年時間,就為自己瘺任的團支書工作非常出色,在全廠公開招考團委書記考試中榮獲第一名,而調任廠團委做了專職團委副書記。不滿18歲的我坐在漂亮的辦公桌前,面對資歷豐富、學識淵博的幫黨委領導,內心是既興奮又惶恐。興奮的是別人拉關係、走後門、絞盡腦汁想換個輕鬆的工作環境,都辦不到,小小黃毛丫頭我就靠一張考卷,平時的幾份廣播稿就搞定了,真是幸運,惶恐的是自己那點可憐的功底怎么能勝任如此大的工作壓力呢?第一天上任,黨委書記讓我下車間調查,然後交一份調查報告給他,十多年了,我仍然清楚地記得我那份不到600字的調查報告是怎樣擠出來的,也清楚地記得交給領導後退回的原稿上密密麻麻改寫的字跡里,倖存下來的我的字型還不到50個!領導沒有說什麼,只是搖了搖頭,羞愧難當的我真正明白了自己知識與現實需要的差距,定下了參加工作後第一個明確的目標,一定要能寫好各式公文材料,於是,我天天埋在書堆里、材料中,一個星期上交一份公文報告請黨委書記修改,半年、一年、兩年,也記不清到底是多久,看到自己稿件上圈改數量越來越少,我開始體會學習帶給我成功的快樂。

在團委工作的四年,我在組建廠樂隊的時間裡,搶先報名學彈電子琴,從一個不會識譜的樂盲到能參加小型演出伴奏的樂手,其中付出的努力也可想而知。在組建廠球隊的時候,為了給青年團員做榜樣,讓他們心服口服,我又下苦功練打羽毛球,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練體能,練步法,最後竟在全縣羽毛球賽中獲冠軍,特別值得一提的學演講。因為經常要開會,要組織文體活動,剛開始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