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建設先進縣典型事跡材料

“這條水泥路修好後,我一年就可節省運費8000多元。”**縣太平辦事處曙光村農民經紀人王忠寶有感於太溪線水泥路通暢給他帶來的經濟實惠。

“這條路真成了全鄉1.3萬農民的致富路。交通環境改善了,民眾出行方便了,農副產品銷售容易了。據初步估算,僅玉米銷售一項,就讓全鄉農民增收300多萬元。”說起杜九線,**縣九龍辦事處黨工委副書記張坤侃侃而談。

“突寶公路貫穿6個鎮(辦事處)91個行政村,修建這條水泥路是幾代人夢寐以求的願望,這是一條致富路、希望路。”**縣交通局長於子龍評價突寶公路時感慨萬千。

XX年以來,**縣委、政府把公路建設作為富民強縣的基礎工程納入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多措並舉、多方籌資、舉全縣之力全力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加快了全縣農村公路建設的歷史進程。先後建設完成了太平——溪柳、杜爾基——九龍、**——寶石、220千伏變電站、寶石~寶城、永安~敖牛等水泥路及省際通道**鎮支線油路。新增不通水泥路(油路)的鄉鎮7個、行政村24個,晴雨通車裡程由XX年的74公里增加到190公里,在興安盟率先實現了鄉鄉通水泥路(油路)的目標。農村公路建設成為**縣有史以來建設規模最大,民眾受益面最廣,經濟、社會效益最好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路,是人們衣、食、住、行中必備的基本要素之一。**縣不通鐵路,農村公路成為統籌城鄉發展的紐帶和基礎,是**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石。縣委、政府一班人充分認識到沒有農村公路建設的大發展,就沒有縣域經濟的騰飛。達成了“寧可其他工程不搞,也要先修路”的共識。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共識,**縣的農村公路建設才會高起點、大手筆。

XX年以來,**縣委、政府緊緊抓住國家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大好機遇,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引擎”,集全縣之智,聚八方之財,運萬民之力,全力實現農村公路建設大突破。首先是開展大宣傳,充分利用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農村公路建設的有關政策和重要意義,播放農村公路建設中的先進事跡和典型經驗,為農村公路建設營造良好氛圍。縣、鄉、村還層層召開農村公路建設動員大會,使農村公路建設工作家喻戶曉,以激發農民民眾參與農村公路建設的熱情。其次是科學規劃,統籌兼顧。對鄉村出口路、斷頭路進行詳細調查,掌握全縣農村公路底數,科學編制全縣農村公路建設規劃。本著“鄰近幹線公路的優先,村組經濟實力較強的優先,民眾積極性高的優先”的“三優先建設”的工作思路,總建設規模分年度制訂方案,避免一哄而上、無序建設的弊端。農村公路建設指揮部堅持原則,不搞“條子”工程、“關係”工程,不向施工單位推銷材料設備,不為親朋好友介紹業務,不挪用建設資金,確保開工一條,建成一條,達標一條。

多方籌資,破解公路建設資金難題。**縣是自治區級貧困縣,資金短缺、財力匱乏是制約公路建設的主要因素。為打破這一瓶頸,近年來,**縣採用“爭取上級補一點、縣鄉財政投一點、民眾投工籌資出一點、施工單位墊一點、制定政策免一點”的多層次、多種形式的籌資辦法,共籌措公路建設資金6300多萬元,為各項公路建設工程順利實施提供了資金保障。一是施工企業墊資。通過招商引資形式擇優選用施工企業,採取了縣財政分期投入,施工企業先行墊付資金,最長償還期限不超過三年的辦法,取得了明顯效果。XX年開工的**~寶石公路的3個標段,除政府先行拿出少部分啟動資金外,缺口部分全部由施工企業墊資,三個施工單位共墊付資金2214萬元,確保了工程按期開工和順利進行。二是引導民眾投工投勞算好三筆帳:算好道路不暢的成本帳、算好出工和出資的對比帳、算好經濟效益帳。經測算,水泥路修好後,購買種子、化肥等農資產品的成本下降1-3%,戶均收入提高5%。通過效益對比,提高了農民的認識程度,調動了農民修路的積極性,逐步變被動出工為主動出工,使“要我出工”為“我要出工”。三是積極爭取上級扶持。近三年來,**縣交通局主動加強與區、盟交通主管部門的銜接,共爭取自治區交通廳補貼資金4300多萬元。此外,還積極爭取興安盟交通局的支持和幫助,為**縣從烏蘭浩特、通化、四平等地賒購水泥7萬餘噸,確保了公路建設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