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婦女工作典型事跡材料

近年來,**鄉婦聯緊緊圍繞“抓好創建構和諧”的工作思路,依託各類載體積極開展以人為本、以提高全民素質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教育活動,使婦女在文明美道德建設中彰顯光彩,為促進全鄉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XX年,**鄉政府被三明市委、市政府評為“XX—XX年度市級文明鄉鎮”,鄉婦聯連續六年被縣婦聯評為“婦女工作先進單位”。全鄉共有種養殖女能手126人,其中從事養鴨、板鴨加工46人,水柿種植58人,毛竹種植人12人;行銷女經紀68人,“雙學雙比”競賽女能手34人,科技致富女能手16人,科技示範戶20戶、“一對好婆媳”48戶、“五好文明家庭”戶60戶、“美德在農家”示範戶4戶。

抓好創建培育典型倡揚文明道德新風尚

在每年的“三八”、重陽節等節日期間,鄉婦聯都深入開展評選表彰“樹文明新風樣榜戶”、“和睦相處好婆媳”、“尊老敬老、孝敬父母”模範戶活動。主要採取個人、民眾、組織推薦等形式,經鄉、村嚴格把關,公示無異議後而評選出的在生活中起到示範帶動作用的先進家庭及個人典型。通過表彰、交流、宣傳,以典帶面,大力倡導了“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家庭美德,營造了濃厚的鄉風文明、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杜坑村的胡安祿就是在評選活動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現已76歲的老人胡安祿四十幾年如一日無微不至地照顧97歲高齡老母親的感人事跡在全鄉成為佳話,分別在福建綜合頻道、三明、**縣電視台和《福建日報》、《三明日報》等電視、報刊中深入報導,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示範帶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XX年,在全國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中獲得“中華孝親敬老之星”獎,同年又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縣首屆“十佳文明市民”。同時,鄉婦聯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村婦女們的自我保健意識,樹立新型的婚育觀念,不斷改進創新宣傳方式。在全縣率先啟動開展了“以樹文明新風建和諧家庭”為主題的“婚育新風進萬家”計生宣傳活動月活動。主要以知識競猜的方式為主,通過組織學習,以現場提問,搶答、有獎必答的形式,靈活地將相關計生政策、法律法規、婦幼、生殖保健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融於活動中,充分調動婦女們學習政策法規的積極性,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這一喜聞樂見的方式受到了婦女民眾們的歡迎。

強化服務最佳化載體搭建婦女發展新平台

鄉婦聯始終本著“急婦女之所想,辦婦女之所需”的服務宗旨,立足實際,依託載體,為婦女在經濟、政治、生活等各方面的發展搭建平台,提高農村婦女的綜合素質,發揮“半邊天”作用。一是大力實施“女性素質工程”,搭建學習平台。主要採取授課、現場指導等方式,開展水柿、柑桔、毛竹管理等實用技術培訓及新農村政策、計生、婦女兒童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培訓。每年舉辦各類實用技術培訓班3期以上,理論政策培訓班2期以上。通過培訓,全鄉80%的農村婦女能掌握1—2門的農村實用技術,婦女參政議政水平大幅度提高。全鄉11個行政村,共有10個村的11名女性進入村兩委,女性進入村兩委比率達91%,比上屆提高了63.8%。二是著力實施“巾幗科技致富工程”,搭建信貸平台。針對農村婦女“發展項目缺資金”的問題,在全縣率先啟動了農村婦女小額信用貸款工程,為婦女提供發展小吃、板鴨加工、毛竹生產等項目的信貸服務。通過成立“婦女信用聯合體”,大力開展信用婦女活動,目前資助面已擴大8個村,累計為婦女發放信用貸款36.5萬元,切實解決了農村婦女的燃眉之急。三是深入開展農村婦女“雙學雙比”競賽活動,搭建輿論平台。積極與縣廣電局、縣委報導組密切配合,對全鄉婦聯的工作動態及具有代表性的農村婦女致富的典型,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報導。XX年,慶洋村水柿種植戶胡木姬被市婦聯評為“三明市雙學雙比”女能手,她的個人典型事跡分別在《支部生活》、《福建日報》、《三明日報》、省婦聯網等重要黨報黨刊及網路上發表,起到良好的宣傳帶動作用。通過媒體宣傳,向社會展示巾幗風采,展示鄉婦聯工作的活力、實力和號召力,激發婦女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