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心營造的溫馨港灣——支行同志家庭先進事跡

用愛心營造的溫馨港灣——xxx支行xxx同志家庭先進事跡

“有燈火的地方就有家,無論走多遠,無論有多苦,我都要找到我的家”詩人筆下對家的嚮往是令人為之動容的。家是愛心的結晶,家是遮風擋雨的港灣,家是一切美好情感的代名詞。我們xxx支行副行長xxx同志就用愛心與家人共同營造了這樣一個溫馨的港灣。xxx同志在事業上取得了許多輝煌的成績,在家庭生活中更是一位頗具中華傳統美德式的傳統型好男人。更可貴的是他把事業和家庭完美地結合起來,在不經意之中搭起了一座展示人生丰采的平台。

三代同堂  甘之如飴

xxx家是三代同堂,一位80高齡的老母,一個聰明美麗的女兒,還有溫柔賢惠的妻子,一家四口,其樂融融。

80歲的母親是個性格開朗樂觀的老人,她老人家心地善良,樂善好施,雖然自家並不富裕,但這么多年來她幫助過的人她自己也記不清有多少了,這是何等令人敬佩啊!身教勝言教。每當這個時候,xxx均象母親那樣熱情地對待他們,按著老人的吩咐去幫助這些人,毫無怨言。有人說:天下的婆媳關係最難處,是一對天生的矛盾無法解決。xxx愛人xxx的用她的實際行動,對此做出了最好的回答。~年春節老人在家中下樓梯時不慎摔傷,多處骨折,當時她是一個在家,瘦弱的她急忙背起老人就往醫院跑。手術後她為老人洗臉,梳頭,洗腳,洗衣服。她精心服侍了老人整整5個月,終於使老人的身體很快恢復了。這期間她經常和老人嘮家常,給老人講故事、說笑話,逗得老人開懷大笑。老人跟每位到家的人都夸兒媳好,是兒媳讓她活得開心,舒心,才有這高壽。xxx的愛人說:“不是我有多好,是婆婆身上有太多的美德,學都學不完。”

xxx和愛人xxx都是工作中的強人。xxx同志自96年調入xx行以來多次獲得營業部及省分行的表彰,為了把支行建設好,他幾乎是忘我的工作,可以說他是xx支行的開行元勛,他一直倡導“四多四不”精神:多盡職,不爭權,增強集體觀念;多交心,不賭氣,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多謙讓,不疏遠,培養真誠的同志友誼;多反思,不爭功,鍛鍊開闊的眼界和胸襟。在他的帶領下xx支行自99年以來就一直是營業部的先進支行。他愛人王新明曾被評為全省菸草系統勞動模範,市優秀共產黨員,在單位上也是領導得以依賴的左膀右臂。他們夫妻倆在事業上雙雙出色。他們在家裡也是和睦有加,相敬如賓,一方工作忙累時,另一方一定會做好可口的飯菜,等候回來一起吃飯。即使在經濟條件困難的年月里,夫妻倆也能做出讓對方感到溫馨和關懷的舉動。三十多年來他們一直互敬互愛。親戚、朋友、同事、鄰居們都羨慕這對好夫妻。“虎父無犬女”,xxx的女兒在工作上也是很出色,多次在菸草系統的技術比武中為單位奪得大大小小的各項榮譽,~年由於她業務過得硬,工作作風勤奮踏實,市菸草公司因此就把她借調到了長沙。

熱心公益  情系社區

xxx同志所在的社區是是由三個老村整合後的新社區,所轄1575戶居民、4346口人,占地面積近4平方公里。他愛人王新明退休後就主動當起了社區義務協管員。她在單位上一直是人事幹部,這樣使她養成了閒不住、愛管事的“職業病”,平常看到誰從樓上往下扔東西,誰家孩子打架,哪家夫妻不和,都要去管一管、幫一幫。她當社區協管員的初衷也就是:“發揮餘熱,為居民服務,給不給工資無所謂,只體現人生價值就行。”可真正乾起社區工作來,情況就不像原來想像的那么簡單了。因為社區居委會是民眾自治組織,上要貫徹落實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法規,下要做居民的貼心人、為他們謀利益,並向上反映社情~。社區是連線黨和民眾的橋樑和紐帶。總之,大事小事都要管,上面是千條線,下面是一根針。老兵遇到了新問題。但是,遇事有主見、辦事又果斷地王新明並沒有被難倒,更沒有打退堂鼓。面對新問題,她除了自身注意學習和向上級、向同行、虛心請教之外,她還有一個最得力的“靠山”——愛人xxx可以隨時隨地為她當高參。xxx同志也是多年的領導幹部,在管理上,經驗頗為豐富。俗話說:隔行不隔理。他在巨觀上為妻子支了六方面招:一是要儘快完善社區的自治功能;二是一定要建立起活動載體,樹立起社區黨組織的新形象;三是要從民眾最關注的難點問題入手抓工作;四是把社區文化活動開展好;五是應該大力興辦和扶持社區經濟實體;六是與有關部門和駐社區單位結對子,共同發展建設社區。王新明感到這些招法既符合上級指示精神,也很符合他的工作實際。於是,就一步一個腳印地幹了起來,而且越乾越好。事實證明那是金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