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陽先進事跡材料

在同事的眼中,羅陽性格稍顯內向,平日溫文爾雅、很少發脾氣,但工作起來毫不含糊。羅陽原來的同事,我國首席殲擊機設計專家孫聰說,羅陽決策很慎重,但只要一決策就堅持到底,絕不輕易放棄,“我最怕羅陽請我吃飯,他一說吃飯我就知道,這是要我的部門在科研上闖關了,但沒有他的強力支持,沈飛的科技水平絕不會進步得這么快。”

沈飛14廠職工趙傳印參加工作已近40年了,他說:“羅陽絕對是個好乾部,是我們沈飛任務太重,讓他受苦了。羅陽對基層幹部要求特別嚴格,車間生產出現問題,他一個集團老總居然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立即解決問題。沈飛在他的率領下,工人特別關心生產質量,團隊意識也特彆強。”

將羅陽未竟的事業進行到底

27日的瀋陽寒風陣陣,街上少有行人。而設定在沈飛賓館內的公祭堂,卻源源不斷湧來要悼念羅陽的人們,各行各業送來的花圈把偌大的公祭堂圍了整整三層,“鞠躬盡瘁為中華復興,殫精竭慮鑄航空大業”兩道黑底白字的輓聯垂下。

沈飛退休職工,今年已經74歲的夔長青說:“我擔心進不了悼念現場,就帶齊整了退休證、進門證、以前的介紹信,不圖別的,就想給英雄送一程、道個別!”

沈飛的國際合作夥伴、加拿大龐巴迪公司得知羅陽去世的訊息後,也派出代表趕來祭奠。

龐巴迪公司工作人員羅斯告訴記者,他個人與羅陽並沒有交情,但了解到羅陽對整箇中國航空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羅陽去世無論是對沈飛還是中國都是巨大的損失。“我很敬重羅先生,他在中國航空業很有影響力,很難想像沈飛失去羅陽會有怎樣的影響。

這幾天來,網上也是悼念如潮。新浪網友白楊說:“作為現場總指揮,羅陽承受的精神壓力可想而知。持續體力與精神的高強度消耗,壓垮了這位為中國殲擊機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功臣。”也有網友說,中國空軍已經能撐起遼闊的藍天,中國海軍的步伐也將從祖國的黃色海洋到藍色的星辰大海,總會有人倒在黎明,深鞠一躬,然後,繼續前進,沿著他們未竟之路……

“今年8月遼寧號入列時,海外媒體預計中國艦載機成功套用至少需要1年半,沒想到我們僅用2個多月,就成功實現了最為關鍵的起降試驗!”中航工業集團董事長林左鳴說,這一奇蹟的背後,是像羅陽這樣千千萬萬航空人的不懈努力。

“‘才見霓虹君已去,英雄謝幕海天間’,航空人要化悲痛為力量,完成羅陽未竟事業,為中國航空工業的偉大戰略做出更大貢獻。”林左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