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推動跨越發展優秀事跡

鄉鎮推動跨越發展優秀事跡範文

近年來, 縣 鄉黨委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踐行省委“一面旗、一團火、一盤棋”的要求,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營造搶抓機遇、奮勇爭先的良好氛圍,不斷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

鄉是一個山壩結合的農業鄉,全鄉196.7平方公里,轄9個村、62個村民小組,共2482戶10940人,居住著漢、景頗、傣和傈僳4種民族,少數民族總人口8833人,占全鄉總人口的80.74%. 鄉黨委下設11個黨支部,其中2個機關黨支部、9個農村黨支部,共有黨員452人。

圍繞學習實踐活動抓學習

鄉黨委始終以加強理論武裝為根本,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相結合,組織黨員系統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xx大及省、州、縣全會精神,認真組織開展科學發展觀“大討論”活動,深入村寨開展學習調研,撰寫調研報告。共開展學習7次,撰寫調研報告10份,通過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黨員幹部理論水平不斷提高,解決處理問題能力不斷增強。

認真落實“五項”工程

圍繞“三培養”發展壯大農村黨員隊伍。一年來,他們把優秀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6名,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11名,共發展黨員48名,現有黨員450名,其中農村黨員338名,少數民族黨員354名,無“黨員空白村”.

圍繞黨員素質提高抓黨員隊伍建設。以遠程教育為依託,結合產業發展實際,積極開展培養致富黨員帶頭人活動,提高黨員素質,不斷增強黨員帶頭致富能力,共培養致富黨員帶頭人14名,開展各種科技培訓17場次,受訓黨員312人次。

實施農民服務站建設,建立服務民眾長效機制。成立農民服務站和為民流動服務隊,著力構建“親民、愛民、便民、富民”的為民服務網路體系,截至目前,共有來信來訪17件,辦理17件。

實施“農村帶頭人培養”工程,建設高素質的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 年將農村帶頭人培養成為黨員12人。

實施“紅旗飄飄”工程,增強愛國熱情。在廣林村廣嶺小組開展了以“同升一面旗、共愛一個家”為主題的“紅旗飄飄”工程,各家各戶飄起鮮艷的五星紅旗,激發了民眾愛黨、愛國、愛人民、愛家鄉的熱情。

圍繞產業和項目抓經濟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保持了全鄉經濟社會平穩發展。

盯死甘蔗產業不放。堅定發展思路,提出“兩個確保”:確保總面積不下2萬畝、農業產量不下10萬噸。在全鄉營造了齊心協力抓產業的良好氛圍。

狠抓竹產業。抓現有竹子的管護工作,在提高單產上下功夫,現有竹子2.479萬畝;加強技術培訓,打造試點、最佳化環境,在折高壩小組建立了200畝麻竹示範基地,實行了企業+農戶+基地的產銷一條龍模式;開展麻竹管理培訓9次,受訓民眾達872人次,總產2740噸,實現產值328.8萬元;抓種植,大力宣傳政策,積極發動民眾在房前屋後、路邊、田邊空閒地見縫插針式的種植竹子。

大膽推廣新興產業。大膽引種姬松茸產業,引進姬松茸加工廠,簽訂購銷和技術支持契約,擠出60萬元小額信貸扶持種植姬松茸,做到技術有支持、資金有保證、產品有銷路,姬松茸產業成了 鄉新的經濟成長亮點;大膽推廣香料煙,把發展菸草當作中心工作來抓,實行黨政班子成員掛鈎各村制,成立了進村入戶工作隊,分解任務,與各村簽訂責任書,實行獎懲,目前,香料煙種植工作進展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