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黨工委五個好事跡材料

“全省社區黨建工作示範街道”,###區##街道黨工委以“連心工程”建設為抓手,注重加強社區黨建工作,在社區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中,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領導社區積極做好為民服務等項工作。

一、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核心作用

##街道黨工委現有黨員316名,有街道機關黨支部1個,社區黨支部7個。該街道黨工委一班人在社區黨建工作實踐中,積極探索社區黨建工作新路子,在實踐中體會到:社區黨建必須在確保政治核心作用上下功夫。通過近年來的實踐深深感受到,建設一支結構優、素質高、能力強的社區黨支部班子和社區黨員隊伍,是發揮黨組織核心作用,做好新時期社區黨建工作的根本保證。其做法:一是最佳化結構、在班子建設上突出“三個一批”。即公開招聘一批。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競爭,擇優聘用的原則,面向社會公開招聘49名文化較高、年富力強,熱心為民眾服務的社區工作人員,經過幾年來的培養鍛鍊,目前已有6人走上社區黨支部書記、副書記崗位。下派充實一批。採取個人自薦與組織推薦的方式,從街道機關有組織領導能力的黨員中下派3名優秀黨員到社區任職,提高了社區黨務工作者隊伍的整體素質。選優培養一批。注重從招考工作人員中發現苗子,重點培養,把苗子培養成骨幹、把骨幹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支部書記。近年來已經成為社區黨支部正、副書記的有5人。二是消除空白,在黨員覆蓋上實現“四個延伸”。即向“兩新”組織延伸,向退休人員黨員延伸,向流動黨員延伸,向在職工黨員延伸。##街道黨工委與有關部門聯合,對轄區內新經濟組織和新上組織的黨員情況進行深入的調查摸底,堅持成熟一個,建立一個的原則,逐步建立健全黨的組織,把每一名黨員納入黨的視線。將企業退休人員黨員的組織關係及時轉入社區黨組織,針對退休人員黨員的特點,採取上門服務、電話聯繫,定期聽課等方式,過好組織生活,豐富精神生活,同時,為社區建設出謀劃策。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掌握流出、流入黨員的基本情況,注重從思想上、生活上關心他們,幫助他們發揮應有的作用。成立在職職工黨員志願者服務隊,活動小組,有120名黨員成為黨員志願者,建立黨員幹部廉政監督制度,把黨員置於全方位的監督下。三是上下聯動,在組織結構上健全“三級網路”。即建立街道、社區、駐社區單位參加的黨建工作指導委員會、黨建工作聯席會等協調機構。發揮黨建“三級網路”作用,以共同需求、共同目標、共同利益為紐帶,重點抓好社區黨組織和轄區黨組織密切關注的地區性、社會性、民眾性、公益性工作,定期研究解決黨建工作的重點、難點問題,以黨建帶共建,以共建促發展。

二、多舉措增強黨員意識為黨旗添光彩

###區##街道黨工委針對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企業退休人員黨員組織關係不斷轉入社區,社區無職黨員逐步增多的情況,從多方面入手,解決黨員意識有所淡薄(!)的問題,逐步增強黨員意識,增強組織觀念,服務人民民眾,積極探索社區黨建工作的新路子,發揮“全省社區黨建工作示範街道”的作用,為黨旗添光彩。

##街道黨工委現有黨員316名,其中在職職工黨員43名,退休人員黨員152名,退伍軍人黨員42人,大中專畢業生黨員72人,下崗待業人員黨員7人。為增強黨員意識,使每一名黨員時刻牢記身份與責任,為社區作貢獻,為黨旗添光彩,該街道社區黨組織以多種形式,提高黨員素質,提高黨員認識,增強黨員意識,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