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退伍軍人先進事跡材料

軍人的性格、黨員的素養、班長的情懷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這句話就是公司機加車間托輥班班長的帶班理念,他曾是一名優秀的軍人,退伍後,他秉承了當軍人時雷厲風行的幹事性格和永不服輸的工作態度。在火熱的車間生產一線,他身先士卒,不斷創造優異成績、刷新紀錄,用自己的行動和成績把退伍老兵、托輥班長和共產黨員三個稱號同時擦亮。

,自在公司工作以來,先後從事了多種崗位的作業經歷,在每個崗位上他都是本著極端負責的態度去認真細緻的工作,做到有安排有回應,有結果有成績,這種經歷也造就了他“多面手”的綽號,作為三通公司托輥班的一名班長,在他看來帶一個班就像帶一個家過日子是一樣的,需要人性化的管理和責任感才會把一個班組帶成一個像樣的團隊,需要付出全身心的愛和努力才會把家過的“富”起來。

原本在公司乾保衛工作,因為在技術生產方面有一手絕活,所以,在公司開始生產製造1.4米皮帶機時,他臨危受命,擔當起了生產托輥班的班長一職。托輥,說起來是個小配件,但是他在設備的安全運行中確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張班長認為公司領導把這個光榮的崗位和艱巨的任務交給了他,就是對他的信任和肯定,他不能辜負了大家,打鐵先得自身硬,掌握一手過硬的專業技術是完成各項任務的前提,但一花獨放不是春,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工作中光有責任心是明顯不夠的,要確保托輥班能幹出一批像樣的合格產品,還需要一支素質高、技術硬、凝聚力強的隊伍。為提高托輥班的整體素質和班組凝聚力,他經常深入班組職工中走訪談心,誰家有難事,哪個職工有情緒,他都了如指掌,並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在班組內部還開展許多比、學、幫、超的特色活動,對部分工作,他首先親自做耐心的示範和講解,手把手的指導職工熟悉圖紙和工藝,用的話說就是“做產品就像是做人品一樣,要對得起良心,要有一個好的心態,工作不怕錯,就怕退”,很多年輕的職工因為他的和藹近人而親切的稱他為張叔。

張班長平時還十分注意發揮班組每個成員的智慧和能力,將班組的任務和目標分配到個人,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激勵個人的工作熱情和創造精神,他認為班長的職責就是在工作中培育職工一心為公的奉獻精神;培育職工奮發向上的進取精神;培育職工永不言敗的必勝精神;培育職工信譽第一的敬業精神,就是這四種精神使他的團隊在公司1.4米皮帶機托輥的生產製造過程中達到了,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得到了客戶和領導的一致好評和認可,並被公司評為了優秀班組予以獎勵。

事無巨細,狠抓質量,秉承了當兵時的優良傳統,在工作中他對產品質量抓的是尤為的細,細的可以用“摳”來形容,在1.4米皮帶機的托輥時,一天製造出的托輥達到200-300件,總件數達到10000多件,而他一直堅持每10件必須抽檢,首件必須親自檢的制度,一次,他偶然發現正在噴漆的一個托輥可能是因為職工過於粗心一頭忘記了加上托輥卡簧,他立即上前親自動手安裝上,又將所有噴過漆的和沒有噴漆的全部一一檢查了一遍才放心,事後,他多次在班前會上進行反覆的強調,為職工講解質量的重要性,他常對工人們說“在質量上100-1不是等於99,而是等於0,只要有一件產品不合格那合格率就是零,如果讓這樣的產品流放市場不僅是對我們公司榮譽的損害,更是對用戶的不負責,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所以,我們堅決不允許這樣的產品從我們的班裡出去!”,他就這樣用軍人那種強烈的憂患意識和永爭第一的拼搏精神嚴格的要求著自己也感召著大家,在他那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作作風的帶動下,托輥班全體員工造就了過硬的產品質量意識,生產產品檢驗合格率達到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