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女村官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張元珍,現年55歲,侗族,土橋鄉洞下村磨家元組人。1989年至1991年6月任該村婦女主任、計生專乾;1991年7月至1993年代理該村村長;1996年至1999年2月再次擔任該村婦女主任、計生專乾;1999年3月至今任該村黨支部書記。近二十年來,她工作扎紮實實,做事大刀闊斧,當差無怨無悔,不求報酬,勤廉為民不言苦,心繫村裡的發展和人民民眾的疾苦,勤政廉潔,自律自省,不謀私利,不占集體一分錢的利益,用無私的奉獻精神,踐行著自已的入黨誓言,譜寫了一曲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的光輝篇章。用辛勤和汗水編寫著五彩人生,“懷化市三八紅旗手”、“縣優秀人大代表”、“縣優秀共產黨員” 等榮譽稱號是對張元珍勤廉為民辦實事的最好褒獎。

一、初出道,任勞任怨實幹

1991年2月,村委會換屆選舉時,張元珍初次當選為村委會成員,任婦女主任兼計生專乾,同時被當選為鄉人大代表。她所在的洞下村是一個2200餘人,20個村民小組的大村。上任後,因村大,工作多,再加上工作不太熟悉,使得她在村務工作上幾乎占據了她大部分時間;她的主要工作是負責全村計畫生育,負責統計四大手術,做育齡對象的思想工作和正常的例行檢查等;她常年累月,走村串戶,摸排對象情況,適時掌握對象的動態,按時動員對象進行檢查,不敢有絲毫放鬆。她幾天走一個組,每個對象都務必走到,如實掌握她們的情況,和她們拉家常,了解她們的想法和存在的困難,和她們掏心裡話,幫她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因此,深得大家的信任,大家都把她當知心朋友。她對工作既負責又認真,一旦出現對象思想不通,她總有辦法讓你通。一次河溪坎組村民楊某跑到她家對她說,他媳婦懷孕了(未辦結婚證),想生下來,思想不通,該怎么辦?張元珍立馬來到楊家,對她耐心細緻宣傳黨的政策和法律法規,講道理,打比方,做思想工作,直到做通為此。最後,這名對象在張元珍的陪同下做了人流手術,並為其辦理了結婚證和準生證。有耕耘就有收穫,有負出就有回報。在她擔任村婦女主任期間,全村的育齡對象都把她當成了好姐妹,有什麼話都和她講,有什麼困難張元珍也會想辦法為她們解決。由於她的勤奮,由於她的高度責任心,四大手術按時到位,全村該項工作沒有出現任何差錯。自此以後,該村的計畫生育工作漸漸走上了正軌。因此,張元珍相繼於XX年、XX年、XX年被鄉政府評為該項工作先進個人。

二、代村長,無怨無悔當差

1991年7月,因村長夫人病重,村長沒有時間抓村里工作而辭職,她張元珍被推舉為代理村長兩年。代職期間,她著重抓了村裡的兩件大事:一是將村裡的電站由村里管理變更為承包式管理;其原因是村里管理者總是講電站設備老化,問題多,不僅不賺,還年年虧損。既然如此,代村長張元珍與其他村支兩委一商量,決定對外承包,經公開競爭後,中標者每年向村里純交18000元。二是將村裡的幾百苗集體林山租賃發包了出去。當時,村里為造白果林沒有成功卻欠帳10多萬元,其中欠老百姓的就有3萬多元,這就使得該村的任何工作開展起來都比較被動,老百姓經常罵村幹部吃冤枉,乾群黨群關係也較緊張。為了緩和乾群黨群關係,提高村幹部的信任度,扭轉局面,張元珍再三考慮,並同班子成員商量後,把林山租賃發包所得全部用於兌付老百姓的欠款。這幾大舉措,大得民心。並使這偏遠山村轟動了一時,大開了眼界。正因為有了這些舉措,也正因為兌付了村民們的欠款,村民們對村幹部的看法和信任度有了一個百八十度的轉變。但也因村電站的承包,觸到了原電站管理者的痛處,傷到了個別人的利益。“不用怕,不管它,只要民眾滿意,只要村集體經濟扭虧為贏,得罪個別人,不當村幹部也值。”這是張元珍發自內心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