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系統“尖刀班”先進事跡

押運班組是火車郵件押運線路的分子,是火車郵件疏運的前沿陣地,押運班組基礎工作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旺季生產中郵件的及時疏運和企業的發展。在西安郵件轉運局火車押運環節,有個尖刀班組——西廈線路押運一班(李江峰班)。班裡3名“士兵”個個業務技能過硬,他們長年“征戰”在西安至廈門派押線路上,克服重重困難,啃“骨頭”, 硬是把自己打磨成了銳利的鋼鐵 “尖刀”。

作為西安至廈門線路上的一個分子,在班長李江峰的帶領下,時刻以為西廈線路“創優爭先”為載體,始終堅持“愛崗、敬業、強網、興企”為原則,克服班組人員經常更換、工作經驗不足、崗位條件艱苦等諸多困難,在平凡的崗位上為郵運生產做出了貢獻。

一、保持“鴻雁”本色,時時處處做表率。 

俗話說:群雁高飛頭雁帶.具有大專學歷,共產黨員的班長李江峰,個頭不高,但顯精明能幹。今年36歲的他, 平時工作中,求真務實,團結班員,樂於奉獻,勇於創新,處處以網路“雙效”為重,一切以企業的利益為出發點,想班組成員之所想,急班組成員之所急。被職工們喻為“西廈線路上的一隻翱翔的鴻雁。”

李江峰原是一位從農村來的勞務工,由於他虛心好學,工作出色,很快就擔任押運班組長、並由勞務工轉為聘用工。xx年7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處處帶頭,不搞特殊,時刻以工作為重,全心全意地為班組服務。生活上,他注重用親情感動班組成員,拉近與班員間的距離,加強同班員之間的思想溝通。通過經常與班員敞開胸懷談心,廣泛吸取班員的意見和建議,及時了解職工的思想動態。及時糾正捎、買、帶之風,引導班組成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為了更好地管理班組,完成每次的郵件押運任務後,他利用在家休息時間,自交學費上“電大”,學習行政管理,又用學到的知識管理班組,發明創造了該班組的“五有、五同時” ( 即班組每次執行押運任務時,做到有組織、有計畫、有目標、有任務、有自查,在制訂有組織、有計畫、有目標、有任務、有自查工作中,同時對押運生產中與各地面局的郵件裝卸量進行計畫、布置、檢查、小結、評比)。

“兵頭將尾” 的李江峰,以“嚴格、慎重、細緻、實際” 的工作態度,深化了班組建設,切實提高了押運員的責任意識。加強了班組自身建設和管理,帶出了一個能征善戰的押運班組。使該班組基礎工作達到了制度規範化、管理科學化。

自李江峰擔任班組長以後,9年來,他的班組隨車運行147.42萬公里,郵件交換量達90.7萬袋﹙按一月3次出乘, 每次往返郵件交換量3000袋計算。﹚從未出一袋郵運質量差錯,保質保量地完成了每一次郵運任務。而他的班組成員因為押運員工輪休和需要,成員不斷更換,許多是比他年長或他稱呼為師傅的人,李江峰並沒有因為老同志的到來疏鬆了管理,而是本著坦蕩的胸襟,壯烈的情懷,磅礴的氣勢,撼人心魄,圓滿地完成了各次押運任務。

二、旺季生產不忘創新,認真進行“兩交兩查”

隨著旺季生產郵件量成倍增加,裝車郵件量也日益上升。面對林林總總的郵件,李江峰班帶領班員,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根據網路運行發展形勢,不斷地探索新的操作模式,自加壓力,開創了“兩交底一要求”(即出乘前交任務、交安全措施、要求班組成員“創優爭先, 增量創收”)和 “三查”(查到每個交換局本班郵運任務完成情況,查到每個交換局本班生產安全情況,查到下一交換局卸車郵件復牌移位後的質量情況)工作。班長李江峰在布置生產任務時,及時指出可能影響安全的因素,提出預防措施和要求。

多年來,該班組由帶班班長帶領員工班前分析現場狀況、拿出措施和進行班後總結,把鏡子轉向自己,克服自我滿足、自我防衛的“智障”。集思廣益,形成自我檢查、自我整改、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四自”規範化管理機制。從未出現過安全事故和其它不文明的行為。以優質的服務,加強了與地面局裝、卸郵件的協作配合,採取提前向地面局預告車載量和容間的措施,縮短了地面局裝、卸郵件的時間,為下一環節進一步科學地轉運郵件,提供了方便。實實在在地將“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 的精神體現在郵件押運工作之中。

為了增量創收, 該班發揚西安郵件轉運局“寧肯多出幾身汗,也要為郵運做貢獻”的精神,努力尋找有限的“空間”,採取將部分輕、小郵件堆碼在辦公桌和臥室的辦法。基本上做到了讓各地面局裝完所配郵件,為地面局及時疏運郵件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