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習 學習焦裕祿事跡

焦裕祿(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山東淄博博山縣北崮村人,中國共產黨革命烈士,幹部楷模。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被調到河南省蘭考縣擔任縣委書記。時值該縣遭受嚴重的內澇、風沙、鹽鹼三害,他堅持實事求是、民眾路線的領導工作方法,同全縣幹部和民眾一起,與深重的自然災害進行頑強鬥爭,努力改變蘭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舊忍著劇痛,堅持工作,1964年5月14日病逝於鄭州,終年42歲。焦裕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鬥、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被譽為“黨的好乾部”、“人民的好公僕”。

1、 人物簡介

焦裕祿(1922.8.16—1964.5.14),山東省淄博市北崗山村人,1946年元月參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分隊長、班長、縣委宣傳部幹事、副區長、區委副書記、書記等職。1962年冬任蘭考縣委書記。當時的蘭考,由於歷史上黃河多次在境內決口,內澇、風沙、鹽鹼“三害“嚴重,再加上受到1958年大躍進的影響,民眾生活十分貧苦。焦裕祿同志帶領蘭考人民戰天鬥地,治理“三癌,於1964年5月14日病逝,葬於鄭州烈士陵園,後遵照他的遺囑,於1966年遷葬於蘭考。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以《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為題,宣傳他的事跡。黨中央向全國人民發出了向他學習的號召。

2、 生平經歷

焦裕祿,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崮山鎮(現源泉鎮)北崮山村人,1922年8月16日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因生活所迫,幼年時代唯讀了幾年書就在家參加勞動。焦裕祿同志像日偽統治時期,焦裕祿家中的生活越來越困難。他的父親焦方田走投無路,被逼上吊自殺。焦裕祿曾多次被日寇抓去毒打、坐牢,後又被押送到撫順煤礦當苦工。焦裕祿忍受不了日寇的殘害,於一九四三年秋天逃出虎口,回到家中。因無法生活下去,又逃到江蘇省宿遷縣,給一家姓胡的地主扛了兩年長工。

1943年, 逃荒到宿遷縣城東15里雙茶棚村,給地主胡泰榮家當了2年僱工,住在地主一頭是豬窩、一頭是牛草的小棚里。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焦裕祿從宿遷縣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當時他的家鄉雖然還沒有解放,但是共產黨已經在這裡領導民眾進行革命活動,焦裕祿主動要求當了民兵。當民兵後,他參加過解放博山縣城的戰鬥。

焦裕祿於1946年1月在本村參加中國共產黨。不久,他又正式參加了本縣區武裝部的工作,在當地領導民兵,堅持游擊戰爭。以後又調到山東渤海地區參加過土地改革複查工作,曾擔任組長。

解放戰爭後期,焦裕祿隨軍離開山東,到了河南,分配到尉氏縣工作,一直到1951年。他先後擔任過副區長、區長、區委副書記、青年團縣委副書記等職。而後又先後調到青年團陳留地委工作和青年團鄭州地委工作,擔任過團地委宣傳部長、第二副書記等職。

1953年 豫劇《焦裕祿》劇照 (11張)6月,焦裕祿回響黨的號召,調到洛陽礦山機器製造廠參加工業建設。他在這個工廠擔任過車間主任、科長。在此期間,焦裕祿還到大連起重機廠實習了一年多。1962年6月,為了加強農村工作,焦裕祿又調回尉氏縣,任縣委書記處書記。同年12月,焦裕祿調到河南蘭考縣,先後任縣委第二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