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師德標兵事跡材料

相信不少人都看過《一個都不能少》和《美麗的大腳》,也一定記得其中的兩位普通卻又不平凡的農村教師?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為人師表者,首先要有正直的思想,時時處處能做表率。這就要求我們擁有教師所特有的品格—師德。教師師德高尚,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許多人把教育事業比作花的事業,果的事業、葉的事業,而對於國小教育工作者來說,教育事業更是根的事業。為了花的艷麗、果的芬芳、葉的嫩綠,無數的根總是不求索取,默默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貢獻。

我校的黃淼老師就是這些根中普通的一個,在十五年的教學生涯中,她熱愛祖國,忠誠教育事業,自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注重師德修養,愛崗敬業,盡職盡責,用一顆火熱的心耕耘未來,用雙手托起明天的太陽,在教書育人陽光事業中做出了顯著成績。

一九九三年,帶著對教師的崇拜和對教育事業的憧憬與熱愛,十五歲的她報考了師範學校。而從踏上三尺講台的第一天,感觸到那幾十又純真稚嫩而又充滿渴求知識的目光起,她便有了一個執著的信念: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無愧於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從九六年畢業,黃老師一直在西崗鎮中心國小任教,擔任過音樂、數學等各科的教學。為了學校大局,曾經三次改科,不斷嘗試國小低中高各段的教學,擔任低年級語文老師,教研組長,並做班主任工作。多年來,她一直把“愛崗敬業,關愛學生”作為自己的教育格言,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努力鑽研教材教法,面向全體學生,踏踏實實教書,全心全意育人。

上學期,黃老師主動從中途接任了一個較差的班。成了這個班的“後媽”。剛剛接手的班級,學生學習習慣比較差,作業常常不能完成,學習狀況一團糟,許多同學還常在班招惹事非,打架、違紀等現象屢禁不止。她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強烈的責任心激勵著她,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把這個班帶好。確立了自己的“工作方針”:澆花澆根,育人育心。

師愛是一種鼓勵。在第一次班會上,黃老師就鼓勵學生:“在我的眼裡,你們是最棒的,你們能行,一定能行!”第一次家長會上,她鄭重承諾:“我絕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哪怕有一點希望,我也一定會百分之百的努力,讓他們順利讀完國中的課程,各各成材,成人。老師的理解和鼓勵,使學生揚起了自信的風帆。對後進生她從不另眼相看,而是隨時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只要有進步,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都及時鼓勵和支持。學生犯了錯也不訓斥,而是象朋友一樣促膝談心,共同剖析犯錯誤的原因,既讓他們認識錯誤,又給“面子”、給“台階”,學生李某,沉迷於網咖,常常缺課、逃學,甚至夜不歸宿,鬧的家裡恨他,老師惱他。一天,十一點多鐘,李某還未回家,家長打電話,黃老師和家長找遍了大大小小几家網咖,終於把李某帶回了家。第二天,又語重心長的從正反兩方面開導他,談話持續了兩個小時最後他含著淚說:“老師,你放心,我以後再不會給班級抹黑了。”

班級中有名孤兒,性格非常孤僻,很少和同學來往,在班級中少言寡語,黃老師就讓班級同學主動和她交往,有困難及時為她解決,發動學生為她捐款,送些衣物文具等,讓她感受到家的溫曖。每天都找他談心,和他一起跟同學們跳繩,做遊戲。漸漸的,他又慢慢變得活潑了,也開始願意和小朋友們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