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典型事跡材料(務林人)

著名林學家、國家林業部第一任部長梁希說:“務林人既要做新中國的林人,也要做新中國的藝人,把河山裝成錦繡,替祖國描繪丹青。”黃土梁子林場作為新中國第一代務林人,他們為綠而來,為美麗中國的夢想而來。

位於平泉縣北部的黃土梁子林場,經過務林人60年的艱苦奮鬥,昔日的荒山禿嶺,變成了綠水青山,成為見證務林人功勳的綠色豐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個人價值觀在這裡得到了最美的詮釋。

敢於有夢:艱苦奮鬥讓貧瘠土地披綠裝

1954年,黃土梁子林場建立,全場幹部職工共有9人,規劃營林地面積9萬畝,由於建國前的濫砍盜伐,轄區內只有500畝天然殘次林,森林覆蓋率僅0.6%,“山是和尚頭,雨多洪水流,地薄產量低,大災年年有,有山無柴燒,用材更發愁”,是這裡的真實寫照;辦公地點是黃土梁子村的一個破廟,供桌上辦公,廟堂內睡覺,轄管著七個半公社、35個村的造林。

“開始在小龍潭山陽坡植樹,那可真是上山一身汗,下山一身霜,吃的百家飯,住得飼養站,連續兩年植樹200多畝,可是由於沒有經驗,成活率不到5%,看著那沒有成活的樹苗,真是著急呀!” 今年81歲的原場長李文儒介紹。使命不容退縮,進行細緻的實地分析,既然油松苗喜陰,就把穴周邊的土刨下來,堆成土埂製造個“小反坡”,是不是就可以呢?第三年春天,運用“小反坡”植樹法栽油松100多畝,成活率高達90%。

隨著大規模造林的展開,特別是春季造林,前後只有20多天,造林時間集中和林場職工少矛盾凸顯。怎么辦?“依靠民眾造林!本著‘宜林宜農’的原則,把造林任務承包到戶。”李文儒介紹,那時林場和農戶簽訂“三包五保契約”,即農戶包任務、包成活率、包管護,林場保技術指導、良種壯苗、幼林撫育、後期管護,男工每天掙1.47元,女工每天掙1.26元,林副產品收益歸管護者所有,民眾造林熱情高漲,造林方式很見效,每年都造林6000多畝。這種方式造林很快在全省及至全國推廣學習。

勇於追夢:用堅韌和智慧守護綠色

“火災、蟲災、濫砍盜伐是森林三大害。”現任場長遲明峰介紹,只要加強管理,濫砍盜伐就可杜絕,火災和蟲災是最難防治的。

1992年,黃土梁子林場在海撥980米的龍潭山巔建了一座望火樓,管護林地面積63萬畝。因為處在懸崖峭壁上,工作環境惡劣,一切生活用品都要背到山上,每天吃饅頭、鹹菜就著白開水,誰都不願意吃這份苦。

原在林場生產科工作的林二代楊慶臣,是場子裡公認的“活地圖”,林區哪座山有多少林子,種得什麼樹種,他樣樣清楚。1999年10月,39歲的他帶著重託上山了。

“剛上山時,夜裡颳大風都不敢睡覺,後來就害怕下雪下雨。”楊慶臣說,xx年春節後,一場罕見的大雪,封住了唯一的山路,他每天就吃一頓飯,在望火樓堅守了20多天。夏天雷雨時,經常發生雷電“進屋”,先後有4部電話、3部大刀閘被雷電擊壞。

xx年,楊慶臣被評為全國優秀護林員,如今的他,依然默默地堅守著滿山綠色的模樣。

據林業專家測算,每公頃可燃物超一噸半,就達到火災基本條件。多年的封山禁牧,林區內植被柴草茂盛,護林難度大。xx年,受到一篇關於人造纖維板防火阻燃劑的報導啟發,遲明鋒與北京林業大學合作研製了森林草原防火阻燃劑,通過不同濃度批次試驗,成功用於森林草原防火,填補了全省化學防火阻燃劑套用空白。每到防火關鍵期,在高危林區噴灑,有效地預防了森林火災。此項發明獲北京科技進步二等獎。

通過精心的呵護,有效地預防了森林火災的發生。蟲害成了森林的一大殺手,特別是松毛蟲是森林病蟲害之首,蟲吃過的森林黑糊一片,被稱為無煙的森林火災。

“防治松毛蟲,一直以來都是噴灑農藥,從666粉到劇毒農藥889,連年的藥物防治增加了生態負擔,效果還時好時壞。”遲明鋒介紹,黃土梁子林場每年治蟲資金高達40萬元,xx年,松毛蟲害面積達8萬畝,損失100萬元以上。

xx年,正在為防治松毛蟲而發愁的遲明鋒,聽說松毛蟲蛹可製作美味佳肴的信息。他靈機一動,毛蟲變佳肴,何愁毛蟲不滅?於是,經過多方打聽,他與山東一客商取得聯繫。當年,他發動職工和當地農民上山揀蛹,十幾天下來,就收購了10多噸蟲蛹,一舉不僅消滅了松毛蟲,還為當地農民收入20多萬元。

此舉在全國林業系統引起轟動,國家林業局專門為黃土梁子林場撥專款20萬,建起松毛蟲蛹收購加工冷藏庫。昔日人人見了怕的毛蟲,如今變成了搶手貨。儘管松毛蟲蛹價格從每公斤12元長到40元,也很難買到。目前,不僅是承德,就連周邊的內蒙、遼寧等地松毛蟲都很少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