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事跡演講是如何取勝的

在我校舉辦的“愛國愛校; 愛崗敬業”演講比賽中,我力挫群雄,獲得一等獎。現結合自己的演講,談談獲勝的體會。

一 生活是事跡的源泉 

大家都知道,演講稿是演講獲勝的基礎。接到比賽任務後,我潛心構思,想寫出一篇分量重的稿子。經過幾天的閉門造車,雖然確定了以鄒老師的事跡為演講的主調,但感覺腹內空空。生活是事跡的源泉,我走到熟悉主要人物鄒老師的同事中間,開始了採訪。非常有收穫,我得到了許多有關鄒老師的感人故事。我又找到鄒老師本人,不僅核實了許多事件的真實性,更重要的是從她本人那裡挖掘出了更深層次的東西,捕捉到了她愛崗敬業、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在寫她為考研班義務輔導三年時這樣寫道:有人說:“多上幾節課,不就是為了多掙講課費嗎!”可是,您知道嗎?鄒老師的輔導都是義務的,從沒索取過任何報酬。她說:“這是我作為教師應該做的一點事情。只要能對同學們的學習有所幫助,我就心滿意足了!要是給我錢,站到講台上我就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多么樸素的語言,多么感人的話語!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許多人被金錢淹沒了,張口閉口談錢,面對鄒老師的所作所為,難道不感到汗顏嗎?フ廡┢鈾氐幕壩錚就是從鄒老師那裡採訪到的。

二、“精”與“情”是事跡演講的關鍵

事跡演講最忌的是平鋪直敘,用力平均地堆砌事件,無主次之分。在選取事跡材料時,要突出一個“精”字。即選取從本質上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面貌,最能反映演講主題的;數量上不能貪多,要適可而止。有些事跡也很感人,如果與所要表達的中心有所偏離,則要忍痛割愛。這樣才能做到主題鮮明。

有了“精”,還要在“情”上下工夫。“情”,就是要在通篇稿子中確立至少一個動情點,演講者要在這裡動情,抓住觀眾的心理,用形象的語言,用自己的感覺,製造一個如臨其境、如聞其聲的感官效果,製造一個制高點,達到感染觀眾的目的。又是一個該輔導的日子。下午,天陰沉沉的,飄起了漫天大雪,到了晚上還是下個不停。路上的積雪很厚,空氣陰冷而潮濕,鄒老師仍堅定地走出了家門。當她頂著凜冽的寒風艱難地走到學校一看,漆黑一片,原來是停電了。鄒老師想:學生可能還在等著我。於是,她到小賣部買了幾把蠟燭,準備分發給同學們用。教室里,確實有許多同學在等待著她,因為他們知道鄒老師肯定會來的!望著眼前的老教師,滿身的雪花,雪白的頭髮,襯托著她那清瘦的臉龐,在燭光中,所有的同學眼裡都閃著激動的淚花,因為他們等來的不只是一堂輔導,而是一顆太陽一般溫暖的心,一顆熱愛學生的心啊!當我用充滿激情的聲音娓娓訴說到這裡時,場下的觀眾凝神屏氣,靜心傾聽,眼裡面閃著激動的淚花,緊接著就是熱烈的掌聲。我取得了極佳的演講效果。

三、獨到的議論使事跡升華

通常,在事跡材料後,大家習慣加一些議論。我感覺議論的精彩與否,直接影響到稿子的水平,直接影響到演講能否具有感召力。所以,議論要適時,要恰到好處,要有獨到見解。不適時,就會拖沓、煩瑣,起不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不“獨到”,就會落入俗套,沒有新意。我的演講稿題目是“平凡與偉大”,有這樣一段議論: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精神文明的傳播者,這就要求我們要熱愛自己的職業,熱愛自己的學生,用自己的愛心去培養學生的愛心,用自己的靈魂去塑造學生的靈魂!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去追求、去努力,也許就在這不斷的追求和努力當中,我們就超越了自己,向偉大邁進了一步!……這些議論發自內心,而且緊扣主題、別有新意,恰到好處地升華了事跡材料,達到了教育人、激勵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