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班集體材料:從文明禮儀入手,爭創“美麗班級”

我們小一班積極向上、團結協作,是一個凝聚了和智慧與夢想、文明與和諧的班級。現有幼兒41人,其中男孩16人,女孩25人。這個班級自組建至今,在我們的帶領下,全體幼兒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做出了許多堪稱表率的事情,特別是在文明禮儀方面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績,受到了全園領導、老師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一、有豐富濃郁的班級文化

良好的禮儀教育,對幼兒塑造良好的道德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孝豐鎮幼稚園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美麗班級”建設。作為“美麗班級”不僅要讓班級的環境美麗,更要讓幼兒的言行也一起美麗。我們主要從幼兒的基本禮儀、家庭禮儀、幼稚園禮儀、公共場所禮儀等方面入手,引導幼兒遵守禮儀規範,增強文明意識,增長禮儀知識,培養理解、寬容、謙讓、誠實的待人態度和莊重大方、熱情友好、禮貌待人的行為舉止,讓文明禮儀常駐在每個幼兒的口中、手中、腳中、心中。

通過文明禮儀教育讓幼兒親身感知、實踐,逐漸培養幼兒良好道德素養,促使幼兒全面和諧平衡地發展,也讓我們的“美麗班級”真正地美麗起來。

二、有文明和諧的教師團隊

多年來,我園努力辦“讓社會認可、讓家長放心、讓孩子開心,人民滿意的學前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我們改變過去孤軍奮戰、單一封閉的辦園模式,面向社會,成為沒有圍牆的幼稚園,積極開發和利用社區豐富的教育資源,與家庭、社區緊密合作,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形成了以幼稚園為主體,以家庭為基礎,以社區為依託的三位一體的幼兒教育新格局。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班級的和諧發展,離不開三位教師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如:我經常與班級內的其他兩位教師交流,達成共識。記得在小班第一次開家長會的時候,我們三位教師事先在一起,將家長會的內容進行交流、探討,共同策劃。在這次的家長會中,我們讓家長多方面的了解幼稚園及幼兒教育,結果證明我們是對的,家長給予了我們高度的評價,並能積極地支持、配合我們的工作。在每天下午家長接孩子的這個時間是比較忙亂的,當我們在給家長通知事情時,一位教師站在教室的門口,負責幼兒的安全;另一位教師則與家長溝通交流有關的事項,實踐告訴我們這樣做是上好的良策,既保證了幼兒的人身安全,又達到了家園互動的目的。雖然班級的三位老師分工不同,但我們的工作目標、方向是一致的:“齊心協力、共同合作,開展好班級工作”。從而促進了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 

二、熱情接待每一位幼兒,使幼稚園成為孩子今天來,明天還想來的地方。

人們常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幼兒能高高興興地上幼稚園,將為幼兒開展一日活動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教師能熱情地接待幼兒入園,也是增進師幼情感的良好途徑。每天早上,老師面帶笑容站在教室門口與幼兒互道“早上好”是遠遠不夠的。在多年的工作中,我總結出四個字,即:“摸”、“抱”“看”、“蹲”。只有做到了這四個字,我認為才能算得上是“熱情”。

1、所謂“摸”,就是幼兒來園時,老師主動摸摸孩子的頭或手,孩子會對老師產生一種安全感,親切感。比如:我在早晨接待幼兒時,對於情緒穩定的孩子我會摸摸孩子的頭或是小臉蛋兒,這樣做既增進了幼兒與教師間的情感,又會使孩子們覺得老師像媽媽一樣親切。

2、“抱”,早晨接待幼兒時,對於個別情緒不穩定的幼兒,當他的眼淚在眼眶不停地打轉,撅著小嘴不肯邁進教室,這時我就會抱抱孩子,讓孩子感到我對他的愛護、關心,也會使幼兒對教師產生深厚的情感。

3、“看”,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在接待幼兒入園時常用眼神與孩子們交流,我用真誠的、信任的眼光去看幼兒,他們會給我微微的一笑,這時候我心裡暖烘烘的,因為孩子肯定了我這個朋友。

4、“蹲”,就是在與孩子交流時,能蹲下來與孩子講話,使教師與幼兒視線交流處在同一高度,不僅縮短了教師與幼兒的心理距離,更讓孩子們覺得老師和他們是平等的。又如:我們在組織活動時,老師蹲著、坐著或者跪著與幼兒臉對臉,視線保持一致的進行交流,幼兒就會很快的融入到老師組織的活動中,孩子的思維會更加活躍,孩子的想像就會更加豐富。為了孩子的健康發展,讓我們教師蹲下來與孩子說話。

三、真心對待每位家長。

當今社會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做好家園工作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們都是做母親的,把幼兒當成是自己的孩子去愛,你會樂此不彼。如:我班的唐婉婷小朋友年齡偏小,在戶外活動時,比較自由不遵守規則,我找到唐婉婷給他講了道理。下午家長接幼兒的時候,我又和家長溝通了這件事情。第二天早晨幼兒入園時,家長對我說:“老師,你做的很對,我女兒就聽你的話”,家長的話讓我至今難忘。我班家長做的讓教師感動的還有很多,(例如:家長拿來自己煮熟的鵪鶉蛋,趁熱帶來讓教師和小朋友們分享。還有的家長帶來自製的優酪乳與小朋友分享,還有好多好多讓我們感動的事跡)。所以我們做教師的一定要讓家長知道我們對孩子的愛。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首先通過家長會和家長進行初步的溝通、交流,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幼稚園的工作,達成基本共識。其次是通過家園聯繫園地將一些好的教育方法、育兒經驗介紹給家長,以便讓他們在家中能正確的引導、教育幼兒。還有通過家長來園接送孩子的時間,簡短的談話能讓家長們及時了解幼兒在園情況,有的家長非常關心孩子的情況,但由於工作忙,與老師見面少,所以老師要經常主動與家長保持聯繫,給家長反饋幼兒在園的情況。幼兒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家園的緊密合作,我們要經常換位思考,急家長所急,想家長所想,踏踏實實的工作就會得到家長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