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校園十佳大學生事跡材料

我叫王大寧,男,21周歲,是綏化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07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班的學生。現在是北林區四方台二中的一名支教老師,曾任校信息部部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舍委會主席等職。多次為我院各類演出製作大螢幕背景,並獨立製作我院第一部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宣傳片“關愛留守兒童,我們在行動”以及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展板和留守兒童來校參觀的演出大螢幕,該片已由共青團省委報送共青團中央,後與綏化市廣播電視台記者合作製作我院第二部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宣傳片“共享藍天——綏化學院關愛留守兒童紀實”。曾多次獲得三好學生、優秀團員、社會實踐積極分子、優秀團員標兵等榮譽稱號,在學習上多次獲得我院的獎學金,並於XX-XX第一學年度獲得“綏化學院突出貢獻獎學金”。

由於從小到大家庭經濟條件還算富裕,生活的也比較安逸,我從國小到大學也一直是玩過來的,這使得我對自己的將來從來都沒有什麼計畫,在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後我想了很多,也有了一個不知道算不算得上理想的理想,這個理想就是用我的能力去幫助一切需要我幫助的人,因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有在這有限的生命中作出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我們才算不虛度此生,在軍訓期間系裡還組織了新生觀看《士兵突擊》,那裡面許三多的一句話更加讓我堅定了我的信念——人活著要有意義。

大學生活正式開始後,由於我是新生,對什麼都不熟悉,每一門功課對喔來說的很新鮮,為了培養同學們的專業技能,使同學們豐富自己的專業愛好,系裡成立了photoshop、flash、硬體、辦公自動化等各類與計算機專業相關的社團,我也有幸成為了flash協會的一員,到了大一下學期,學校的各類活動都開展了起來,作為flash協會的一員,我接到了第一個任務,為我院第一屆《春之韻》詩歌朗誦會製作演出大螢幕,並得到了一致的好評,XX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芮氏8.0級地震,為了紀念在地震中死去的同胞們,學院組織了《感天動地的心靈交響》詩歌朗誦會,我又一次光榮的完成了任務。

大學生活正式開始後,由於我是新生,對什麼都不熟悉,每一門功課對我來說的很新鮮,所以自從上了大一我就明確了我的學習目標,不斷的補充著自己的理論知識,我知道計算機這個專業也是個套用性較強的專業,我覺得光有理論知識,不能將它付諸於實踐我們就還不算掌握了這門技術,所以為了真正意義上掌握這些計算機技術,我不斷的給自己尋找實踐的機會,從這之後我一邊為自己補充理論知識,一邊承接著學校各個部門的計算機服務。

轉眼間到了大二,同學們都有了自己的目標,都開始為了理想而拼搏,到最後,只有我一個人承接著各個部門的計算機服務,由於所有的工作都落到了我一個人的身上,為了不耽誤正常的彩排和演出,我時常工作到後半夜,有幾回由於時間太緊,從早晨起來就沒有吃飯,直到晚上演出圓滿結束的時候我才回去買點吃的,吃完了基本上不脫衣服就直接睡著了,其實一場演出下來,相對來說我這個角色要比很多角色都緊張,因為當每個演員做好自己的演出後,其他的工作就都與他無關了,而我卻要從演出開始一直認真的跟到演出結束,如果我要是出錯了,那就會影響到選手的分值,所以一場演出下來我在精神上真的是非常的緊張。一場華麗的演出圓滿的落幕了,我總是在人們歡呼雀躍的時候一個人默默的離開,作為一個觀眾,也許你會記得主持人的名字,記得演員的名字,相信沒有幾個人會記得我的名字,但是只要演出順利的結束,我就已經知足了,因為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我可以體會到一種快樂,一種最單純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