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輔導員典型事跡材料

(四)春風化雨,大愛無疆

他悉心照顧生病學生,親自為學生做飯、燒湯、熬藥,親自送學生到醫院檢查、治療,並全程陪護。對於經濟困難學生的醫療,他更是傾囊相贈。在學生中成立經濟困難學生幫扶組織,幫學生介紹家教,資助學生,教會學生很多戰勝困難的方法,鼓勵經濟困難學生戰勝困難,自立自強。由於長期拚命工作,透支身體,XX年患上嚴重“眼疾”,他仍堅守崗位。

學校轟轟烈烈的宿舍搬遷行動,凝聚了他數個日日夜夜的心血。事前,為了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他多次召開年級大會。他親自設計物品標籤,列印成冊,分發到每一位同學的手中,並不厭其煩的叮囑貼上的辦法,有心人,天不負,至搬遷結束,整個年級兩百多人,沒有一人丟失任何東西。搬遷好似一場戰鬥,他早早地出現在陣地上,親自給學生搬物品,幫學生買飲料,從原宿舍樓到新宿舍,一路上都是他“卑微”的身影,一路上都是他親切的問候、辛勤的汗水。

在他眼裡,學生的身體,是學生的一切;學生的一切,是他的一切。

(五)孜孜不倦、永爭一流

在帶領學生就業的征途中,他不辭勞苦地培訓、指導學生參加就業,並且主動出擊,不辭勞苦,四處推銷畢業學生,陪伴學生就業通宵達旦。他通過多方努力,舉辦各類講座,請資深老師給考研和就業的同學們做出指導。看著學校就業網上本年級就業排行榜入主蟾宮,他終於咧出一絲微笑。

依稀記得那場號稱“全國第一考”的司法考試,本年級某同學考試過半,丟失了准考證,眼看就要錯過這次對人生頗關鍵的考試,又是他多方努力,絞盡腦汁,想盡辦法,輾轉於兩個校區,終於在校教務處開到了證明,讓該同學順利完成並通過司法考試。事後,面對該同學的謝意,他是那么的輕描淡寫:“沒什麼,有事儘管來找我!”

(六)循序漸進,終成大器

他自年7月以來先後擔任刑事司法系分團委書記和90級、92級、96級、97級輔導員,法學三系及法學院XX級輔導員、黨支部書記,學生處學生管理科科長,行政法學院黨總支組織委員、XX級輔導員、黨支部書記。他目前已送走7屆畢業生,總計2700餘人,在學界、政界和商界各領風騷,成績斐然。

從事學生工作長達20年的他,而今已是桃李滿天下。畢業學生中已有博士49人,碩士236人,教授12人(代表之一施同志,29歲,被譽為全國最年輕教授),法官160人(其中各級正副院長25人),檢察官120人(其中各級正副檢察長21人),警察132人(其中各級正副局長、派出所長19人),律師119人。

被譽為全國最年輕的教授,掌握著法語、英語等5種語言他的得意門生之一。施同志教授每天工作18個小時,周末還要帶學生鍛鍊身體,這個年輕教授身上體現出的對工作與學習的執著與樂觀的精神與程老師如出一轍。

每逢教師節、元旦等佳節,他都會收到來自全國各地已工作學生的問候和祝福,簡訊、電話和郵件傳遞著感激之情。驀然回首,那走過的山,涉過的水,都留下他堅實的腳印,育得英才澤神州。

高校輔導員事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