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事跡

履行職責,成為人們信賴的好代表

余紅霞同志非常珍視“代表”這一光榮而神聖的職務,她常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代表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做,充分發揮代表作用。閔集鄉是孝南區的一個偏遠鄉鎮,國土面積9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7萬畝,可開發水面4.2萬畝,人口2.8萬,閔集鄉物產豐富,人傑地靈,相傳南宋理學家程頤、程灝小時來到閔集古鳳凰台就讀,終成一代名師,康熙大帝的老師熊賜履多次遊學求學於此,孝文化和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可閔集鄉為何甩不掉貧窮的帽子,被省定為“插花”貧困鄉鎮,其中10個村被省定為“插花”貧困村呢?帶著這些問題,余紅霞在調查中思考,發現閔集鄉致貧的原因:一是閔集鄉區位優勢較好,但交通狀況不發達,無主要交通要道;二是閔集鄉地勢北高南低,有“雨三天防汛,晴三天抗旱”的說法,鄉政府每年要為防汛抗旱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三是閔集鄉物產資源、旅遊資源極為豐富,但開發力度不大。 為了解決好以上問題,余紅霞代表在孝感市三屆一次、二次大會上分別提出了《關於恢復重建古鳳凰台,構築孝感二日游》、《關於加大對閔集鄉扶貧開發與小康建設並舉》及《修建孝天複線,拉通白水湖大橋》等建議,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相關職能部門多次到閔集鄉辦理建議情況,只到代表滿意為止。在今年的市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余紅霞同志針對當情農村中小型抗旱排漬泵站處於癱瘓的狀態,及時市區政府提出了《關於加大對閔集鄉水利建設扶持力度的建議》,立即引起了高度重視,經市區水利部門調查論政,已被採納,改造我鄉農聯垸泵站的扶持資金已列入區級財政預算內。余紅霞在會議期間是個“好議員”,閉會期間也能認真履行代表職責,及時反映社情民意,積極參加代表活動。三年來,她提出了關於小城鎮建設、旅遊開發、公路建設、水利建設及整治市場經濟秩序等方面的書面建議6條,參加代表活動13次,是一位既盡職又活躍的代表。

余紅霞是一個“閒不住”的人,幾年來,她走訪了全鄉28個村,利用調查研究這個載體,把人民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把人民民眾的政治呼聲,及時地回饋給黨和政府,在人民民眾中間架起了一道橋樑,密切了黨和政府與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實現了“人大代表人民選,選好代表為人民”的莊嚴承諾。 

閔集鄉人民政府

XX年四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