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災搶險個人事跡材料

今年1月中旬以來,數十年不遇的冰災侵襲雲南,雲南電網公司廣大幹部員工迎難而上、頑強拼搏,用辛勤的汗水、沸騰的熱血甚至寶貴的生命在抗冰保供電一線鑄就了“責任南網、和諧南網”,以實際行動詮釋了“萬家燈火、南網情深”。其間,湧現出了一大批值得我們學習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他們的事跡可歌可泣、成績可喜可賀。讓我們走近他們,傾聽他們的講述,感受他們的無私奉獻與付出!粵電湛電錶彰XX年度科技進步獎獲得者

我是雲南送變電公司送電一處主任邵輝,我今天匯報的題目是《抗冰搶險:浸透汗水的忠誠》。熱血鑄就光明——追記江西省南城縣建昌供電所共產黨員黃快生

歷時一個多月的抗冰搶險結束了,回到家中,當5歲的兒子歡快地撲向我,連聲叫道“爸爸回來了,爸爸回來了”的時候,淚水決堤般奔涌而出,帶著驕

傲,帶著辛酸。那一幕幕用生命與冰雪作戰的故事歷歷在目,對於沒有親身經過的人來說,抗冰搶險更像一部史詩般的電影,而我卻有幸走進銀幕里和同事們一起成為這部電影的主角。為電力事業奉獻光和熱——追記湖南省桂陽縣樟市水電管理站站長曹述軍

1月22日22時,送電一處黨支部書記謝霖剛剛到家,手機突然響起來,他接到了支援貴州抗冰搶險的任務。第二天,謝霖一行13人就帶著廖澤龍總經理授予的先遣隊旗幟,踏上了開往貴州的列車。追記江西省南城縣供電公司農電工黃快生

送電一處副主任楊金國當時正在雲南電網重點工程500千伏景墨線施工工地,接到抗冰搶險任務的當天,他就趕到了昆明,從烈日炎炎的景洪到冰天雪地的昭通,他們甚至來不及為自己準備一件冬衣。

在此次抗冰搶險中,送電一處100餘名幹部員工兵分三路,分赴昭通、貴州、曲靖參加抗冰搶險,成為雲南電網最先到達搶險現場,承擔任務最難、最險、最多、最重,參與搶險時間最長及完成任務最快的一支搶險奇兵!

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與意志較量的戰鬥!面對緊迫的工期和惡劣的自然條件,送電一處的搶修人員科學策劃,將工期排到以小時來計算。每天天剛蒙蒙亮,各施工現場就已忙得熱火朝天,中午要么吃便當,要么吃乾糧,經常都要工作到天黑以後才打著手電下山。有時為了儘快搬運材料,施工人員徹夜奮戰。到搶修後期,半數以上的搶險人員都出現感冒、發燒等症狀,但是沒有一個人因此離開崗位。

繁重的任務是考驗,更是錘鍊。在貴州,僅500千伏福貴線就倒塔13基,受損15基,單是搬運新塔材就達300多噸;在昭通,僅220千伏大鎮線就有114處受損點,而有效工期只有14天;平時搶修一條500千伏線路需要3個月,而在500千伏宣曲線,我們卻只有11天。每個人心中都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這是對我們體能極限的考驗,這是對我們意志品質的考驗,這更是對我們責任情懷的考驗。為高效完成搶修任務,送電一處成立了7支黨員突擊隊,鮮紅的黨旗飄揚在20多個搶修現場,大家日夜奮戰在冰天雪地里。

作為搶修負責人,送電一處主任工程師袁泉為了檢查搶修情況,常常親自攀爬鐵塔,刺骨的寒風凍得他臉色發紫,雙手僵硬,防寒手套太笨重,他便徒手攀爬,待爬到塔頂,手已凍得不聽使喚,哪怕是擰緊一顆螺帽,都要使出渾身力氣。放線、收線……平時一個簡單的動作,此時做起來卻分外艱難。2月15日至27日,袁泉帶領搶險隊每天都要工作至晚上10點,最遲的一天晚上,乾到凌晨2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