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院醫生先進事跡材料

29年中,王**紮根山區服務家鄉人民的信念一直沒有動搖過,反而隨著歲月的推移越發彌堅。這些年,眼看著一個個醫生從她身邊調走,她從未向組織申請過調動工作。

紮根山區,她要實現自己的夢想。王**1962年出生在嶺南,因為從小生活在嶺南,常常看到當地民眾因為沒錢,小病拖,大病熬,等到重病了無法醫治的悲痛。她的心裡一直有一個夢想,做一名醫生,為民眾解決病痛。1982年,王**中專畢業後,分配到嶺南鄉衛生院工作,做了一名婦產科醫生,她的人生夢想從這裡啟航。

嶺南是上虞最偏遠的一個貧困鄉,57.4平方公里的山區分布著29個自然村,交通閉塞,信息落後。山區太缺少醫生了,婦產科只有王**一名醫生兼護士,沒有人願意到這個窮鄉僻壤里來,即使有醫生被調來,也千方百計地想走出去。曾經,衛生院分配來一名婦產科醫師,工作不到三年也調走了。王**也曾經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畢竟山區條件太艱苦了。但是,山區的百姓尤其是婦女兒童離不開她,如果她走了,她們只能到章鎮、百官等地去看病,少說也得一個多小時車程,十分不便,萬一路上遇上急產更是危險。一想到這裡,王**就不願再離開。“如果讓我離開山區的百姓,放棄我從小的夢想,我心裡不願意。”王**說。

在王**的人生字典里,沒有“休息”兩個字,只要病人需要,無論深更半夜還是天氣多么惡劣,她都是隨叫隨到。工作這些年,為了山區婦女兒童的身體健康,她幾乎是傾注了全部心血。一天晚上,王**剛睡下,就聽到一陣緊急的敲門聲,原來是豐樹坪村的蘆孝乾妻子在家裡急產。天已經下了好幾天的雪,路上的積雪深得可至膝蓋。從鄉衛生院至豐樹坪村有3里多路,王**心急如焚,強烈的責任心,使她克服了路途艱難,連走帶爬在半小時內趕到蘆家。當雪人一樣的王**出現在蘆家時,蘆家人像是遇到了救星般欣喜萬分。此時,孩子已經出生,胎盤還在母親宮內。如果處理不及時,大人和孩子都將有生命危險。王**來不及喝口熱茶暖暖身子,趕緊投入工作,熟練地對新生兒和產婦進行臍帶及胎盤處理。之後,又在產婦家裡待了

兩個多小時進行產後觀察,等到產婦和新生兒全都平安後,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回到醫院,已是凌晨4時多了。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由於山區條件限制,在家老法接生現象相當普遍,也經常發生孕產婦和新生兒感染的事情。為徹底杜絕老法接生,王**利用休息時間,風裡來,雨里去,背著藥箱獨自行走在大山深處,上門了解掌握孕產婦信息,及時做好新法分娩宣傳和解釋工作,同時,做好產前檢查和產後回訪工作。經過幾年努力,嶺南衛生院婦產科得到了民眾的認可,全鄉新法接生率達到100,衛生院連續三年被評為上虞市婦幼保健先進集體。

一心為民情系病患

王**從沒忘記自己的誓言和責任,始終將患者的安危掛在心上,處處為患者著想,一心為患者排憂解難,以精湛的醫術解除了病人的傷痛,以真誠的情感掃除了患者的憂鬱,獲得山區百姓的良好口碑。

作為一名醫生,她具有高度的責任感。王**時常告誡自己:醫生面對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任何時候都來不得半點馬虎和懈怠。今年47歲的蘆蘇雲說起王**感激萬分:“是王醫生把我從鬼門關救了回來。”20年前的一個晚上,蘆蘇雲突然肚痛得厲害,正在休息的王**立即叫上內科醫生一起出診,憑著職業的敏感和多年積累的經驗,她初步判定蘆蘇雲是宮外孕大出血。經過妊娠試驗,更加肯定了這一判斷。當時,病人已處於休克狀態,如果不及時搶救,後果不堪構想。危急關頭,王**趕緊聯繫醫院,並找最快的車最好的司機,把病人護送到市人民醫院,連夜進行手術。蘆蘇雲後來被告之,如果再遲半小時,她的命恐怕就沒了。因為這件事,蘆蘇雲和王**成了很好的朋友,有事沒事,她總會去王醫師處走走看看,20年過去了,她們的友誼越發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