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達貫徹十七大精神會議上的講話

1、要堅定不移地推進產業最佳化升級。要緊緊咬住工業化這個主題,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施“開放帶動、骨幹拉動、園區促動、服務聯動”戰略,以工業的大發展帶動三產,提升一產,努力實現工業在更高層次上跨越發展。開放帶動,就是突出招商引資,擴張工業經濟總量。要進一步明確招商重點,著力引進一批戰略投資者,引進一批產業拉動作用大、科技含量高、輻射效應強的重大項目;要進一步提升招商理念,更加注重企業招商、產業招商和專業招商。骨幹拉動,就是突出培育礦產能源、醫藥、食品、機械加工等支柱產業,積極推進資源整合、資產重組、產業融合,引導優勢產業的骨幹企業開展跨地區、跨行業的重組,實現主導產業鏈群式發展。園區促動,就是全力發展“兩區”,尤其是加強卡倫工業集中區建設,大力發展集群經濟。近期要重點規劃建設發展面積10平方公里,計畫產值300億元農業機械產業園區,同時要規劃建設好以華能電廠為依託的能源建材產業園區,以海伯爾生物製藥為主體的醫藥產業園區和營城現代工業園區,構建特色鮮明、功能互補的園區發展格局。服務聯動,就是著眼二、三產業互動共贏,大力發展物流、信息、商服等現代服務業,重點要在卡倫工業集中區和營城工業集中區建設各具特色的物流、商務集聚區,圍繞集群工業進一步提升服務業能級,打造新的競爭優勢。

2、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新農村建設。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格局”。我們要認真貫徹中央的既定方針,以“五新一好”(發展新產業、建設新村屯、培育新農民、組建新經濟組織、塑造新風貌、創建好班子)為目標,通過“四抓四促”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一是抓特色產業促農民增收。要牢牢抓住農民增收這個根本目標,按照“穩糧、強牧、優果、興林”的思路,堅持用工業化思維謀劃現代農業,突出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加快發展精品畜牧業、高效特產業和綠色食品產業,通過抓龍頭企業培育、抓基地規模、抓協會建設,打造特色產業和綠色生態品牌,構建種植、養殖、加工多渠道增收新格局。二是抓農民培訓促素質提高。圍繞十七大提出的“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新型農民”這個基本目標,著力培育三類新農民,即培育農村“明白人”,通過建設農業技術推廣和信息服務兩大體系,有針對性地培養鄉土科技人才和實用人才;培育農村“文明人”,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鄉村文化活動,創建一批“文明村屯”、“文明家庭”,著力營造科學、文明、健康、向上的社會風氣;培育農村“帶頭人”,要從鄉村企業、民營業戶、復員軍人、回鄉畢業生中大膽啟用敢想敢幹、思想覺悟高、政治素質好的能人,充實到村級班子,帶領農民致富,同時要挖掘培養農村經濟發展領域中的各類能人,引領農民創業致富。三是抓基礎建設促環境改善。要從解決路、水、電、氣等農民最關心、最緊迫、最直接的問題入手,加大資金投入,加大建設力度。具體要抓好“五通”、“四化”、“三改”。“五通”就是通自來水、通硬化路面、通網路信息、通有線電視、通電話;“四化”就是實現村屯綠化、美化、硬化和淨化;“三改”就是努力改變農民的生活環境、改變農民的生活方式、改變一些不良的生活習俗。四是抓典型示範促整體推進。要按照“規劃先行、分類指導、試點示範、基礎突破”的要求,結合工業集中區建設,著力抓好新農村建設試點示範工作,通過抓點示範,推動面上工作的開展。

3、要堅定不移地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社會建設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十七大要求“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為此,要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一是要進一步抓好擴大就業。要加快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和各類中小企業,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完善面向所有困難民眾的就業援助制度;依託勞動力資源市場,完善就業再就業服務網路和工作格局,及時解決下崗失業人員、軍轉幹部、大中專畢業生和失地農民就業問題,努力消除零就業家庭;堅持以創業促就業,全面落實稅費減免、小額貸款、技能培訓等扶持政策。二是要進一步抓好社會保障。要以解決最困難民眾和民眾最困難問題為底線,統籌抓好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救助體系,不斷擴大養老、醫療、失業保險覆蓋面,做好非公有制經濟就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工作;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進農村特困民眾社會救助體系建設。三是要進一步抓好各項社會事業。繼續抓好教育布局調整和資源整合,抓好扶貧助學、控輟和校舍危房改造工作;加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改善醫療衛生條件,鞏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成果,解決好民眾看病難的問題;抓好民眾性體育場館和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廣泛開展具有a特色的民眾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及社區文化活動和全民健身運動,滿足廣大民眾文體生活的需求。四是要進一步抓好社會安全穩定。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形成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全面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專項整治活動,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和監督,不斷完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切實抓好煤礦、交通運輸和公共場所等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和重要部位的安全,堅決杜絕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五是要進一步抓好城市建設。要以打造宜居城市為目標,進一步完善城市發展思路,加快推進城區南移。要結合棚戶區改造,提高小區建設的層次和質量。要搞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突出抓好綠化、淨化、亮化、美化、硬化,加快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促進城市功能和品位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