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財鄉代管村用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各村、鄉屬各單位:

為切實減輕農民負擔,維護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根據省紀委、省監察廳、省財政廳、省農業廳《關於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四部委精神進一步規範鄉村財務管理工作的通知》(x紀發〔XX〕16號)及xxx省基層財政管理處《關於做好“村財鄉代管村用”改革試點工作意見》,為確保我鄉“村財鄉代管村用”改革試點工作順利實施,實現村級財務管理的制度化、規範化,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開展“村財鄉代管村用”改革試點工作,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通過實施“村財鄉代管村用”改革試點,探索路子,積累經驗,逐步加強和規範村級財務管理,確保村集體經濟組織工作的正常開展,維護農民民眾的切身利益,促進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二、基本原則

“村財鄉代管村用”是指在不改變村、支兩委資金和財物所有權、使用權的前提下,將“村兩委”財務由鄉財政所進行統一代管的一種方式。“村財鄉代管村用”必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一)堅持積極穩妥的原則。實行“村財鄉代管村用”,必須充分尊重村(包括村民小組,下同)集體經濟組織的意願,以不影響農村穩定為前提,採取鼓勵而不強行,引導而不干涉的方式,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逐步開展。

(二)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村集體經濟發展水平及其財務管理狀況確定實行“村財鄉代管村用”的內容和方式,不搞一刀切。沒有集體經濟收入,或集體經濟收入少、收不抵支,財務混亂的村,必須實行“村財鄉代管村用”提高經費保障水平;對集體經濟發達,財務規範的村原則上要求實行“村財鄉代管村用”。

(三)堅持“五權”不變的原則。一是以村為基本核算單位不變;二是村集體資產的所有權不變;三是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資金使用權不變;四是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財務審批權不變;五是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債權、債務關係不變。

(四)堅持民主理財的原則。進一步建立健全村集體財務民主管理制度,充分發揮村民主理財的作用,加大財務公開力度確保廣大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三、“村財鄉代管村用”的管理範圍

“村財鄉代管村用”的管理範圍是全鄉7個行政村級組織的資產、財務、資金。具體包括:集體統一經營收入,村組各項承包收入,“一事一議”資金,租金收入、土地徵用補償費,財政補助資金,集體積累資金,歸還的應收款及欠款,借款及貸款,各種捐助資金,變賣資產收入,其他資金收入等。

四、“村財鄉代管村用”改革試點的主要內容

(一)清理村級資金和財務。集中時間,組織專業人員,對7個村現有集體資產和XX年以來集體財務狀況進行清理,並將清理結果在鄉鎮、村的政務、村務公開欄上張榜公布。

(二)召開村民或村民代表會議。同村集體經濟組織(或代行集體經濟組織職能的村民委員會,下同)召開村民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並經到會人員半數以上同意後,正式向鄉人民政府提出申請,委託鄉財政所代理村集體財務。

(三)清理舊賬,設立新賬。在對原有村集體財務賬戶進行清理、核實、撤消的基礎上,鄉財政部門設立村集體財務的專戶專賬,按照財政部印發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和《村集體經濟組織新舊會計制度有關銜接問題的處理規定》的規定,實行分村管理和單獨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