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體育節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全國和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XX-2020)、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實施意見》和《關於加強農村中國小體育藝術教師和校醫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等檔案精神,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遵循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以創建課外文體活動工程為抓手,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生陽光體育活動,營造充滿活力、健康向上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全面推進優質教育。

二、活動主題:陽光體育  健康活力

三、參加對象和組別

全縣中國小學生。分高中組、國中組和國小組。

四、活動安排

體育節活動分民眾性體育活動和體育比賽兩大類。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鼓勵廣大中國小生積極參與體育節各項活動,讓體育節活動真正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平台,促進學校重視體育工作,使學校體育活動制度化、規範化。

(一)學校民眾性體育活動

1.加強管理積極宣傳,營造體育運動氛圍。

各校成立體育節工作領導小組,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校“體育節活動實施方案”和各項比賽的規程,確保各項活動有序進行。同時,利用板報、櫥窗、廣播、校園網路平台、懸掛橫幅等載體進行廣泛動員,在校內營造體育運動的氛圍。

2.高度重視周密部署,全面啟動文體工程。

XX年,我縣將全面啟動中國小生課外文體活動工程,並力爭在一年試點的基礎上,XX年將我縣建設成為浙江省中國小生課外文體活動工程示範區。各校要根據實際,制定科學的活動方案,統籌安排。開齊開好體藝課程,確保體藝教學質量;認真排好“第二課表”,確保課外活動時間;重視教師技能培訓,確保教師全員參與;落實專項活動經費,確保設備設施到位;健全考核激勵機制,確保體藝活動實效。

3.認真組織廣泛動員,開展各類體育活動。

(1)每學年舉辦一次全校性田徑運動會。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科學合理地設定運動會項目(國小不少於8項,中學不少於10項)。通過競賽,提高廣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和運動能力,發現和培養學生體育活動骨幹和優秀體育後備人才,推動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

(2)每學期組織小型體育比賽不少於3次。以班級或年級為單位,開展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豐富多彩的小型體育比賽,融洽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關係,促進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學生參與率達到98%以上。學校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基礎和興趣,組建各類體育社團,儘可能讓每個學生都有項目可以展示,努力提高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參與熱情。屆時將舉行優秀社團評選,評選細則詳見《xx縣教育局關於開展中國小生社團建設的實施意見》。

(3)廣泛開展學生陽光體育活動。全面實行大課間體育活動制度,豐富內容,提高質量,強化特色。國小、國中各學校可在課間操基礎上整體實施“大課間”活動,保證活動時間達到25分鐘。高中學校應盤活現有課程資源,統一開設除體育課外每周不少於2課時的課外活動課,開展學生全員參與,教師指導到位,內容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使每位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至少能掌握2項日常鍛鍊的體育技能,養成鍛鍊身體的良好習慣,提高綜合素養。

4.規範標準測試,完善通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