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照職能貼近民生為民眾辦實事辦好事活動實施方案

為切實落實市委、市政府把今年作為“改善民生年”和《**市 **年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實施方案》提出的各參評部門和行業要認真開展“對照職能,貼近民生,努力為民眾辦事實辦好事”主題實踐活動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管行業必須管行風”的工作原則和標本兼治、糾建並舉的方針,以關注民生、改善民生為切入點,以加強政風行風建設為核心,以規範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推進便民服務、簡化手續,解決民眾辦事難為目標,紮實開展“對照職能,貼近民生,努力為民眾辦實事辦好事”主題實踐活動,認真解決民眾反映的突出問題,以新的工作成效取信於民,樹立司法行政機關“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為加快建設新**、中原崛起爭先鋒作出貢獻。

二、主要內容

對照司法行政機關的職能,按照《河南省司法廳關於在全省範圍內深入開展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工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主題實踐活動的實施意見》(豫司文〔 **〕 133 號)的要求,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對照職能,貼近民生,努力為民眾辦實事辦好事”主題實踐活動主要有五項內容:

(一)擴大和規範律師參與政府信訪工作。加強律師參與信訪接待工作網路建設,消除律師參與信訪工作盲點。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在鞏固到信訪局值班工作方式的基礎上,嘗試設立信訪工作專家諮詢組,參與信訪疑難案件聽證工作等,豐富律師參與信訪工作方式。加強與政府信訪部門的聯繫與溝通,加強制度建設,設立建立健全律師參與信訪工作長效機制,為上防民眾免費提供法律諮詢,妥善處理涉法涉訴來訪案件,協助黨委政府及時化解矛盾,為維護社會穩定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加強和改進法律援助工作。 7 月底以前,省廳將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新的法律援助範圍和公民申請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標準向社會公開,維護困難民眾特別是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使法律援助成為服務為民的“光彩事業”。市縣(區)兩級法律援助機構要積極做好宣傳工作,將擴大的法律援助範圍和困難標準融入法律援助明白卡、宣傳單中,上牆公示,在方便受援人了解的同時,接受社會監督。加強鄉鎮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設,推進法律援助工作向基層延伸,方便困難民眾就近獲得相應的法律援助。創新工作方式方法,進一步加強同異地法律援助機構的協作,健全完善市際間法律援助互動機制,擴大市際間法律援助協作覆蓋面。為農民工申請法律援助開闢綠色通道,對申請支付勞動報酬、工傷賠償和人身損害賠償法律援助的,免予審查其經濟困難狀況。

( 三 ) 認真抓好“xx”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規劃的組織實施。以“法律四進”活動為突破口,為當地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提供免費法制宣傳,覆蓋面要達到 100% 。廣泛開展“法制宣傳進萬家”活動。組織律師事務所積極開展法律進社區、進鄉村活動。每個律師事務所都要固定聯繫若干個社區或行政村( 10 人以下的律師事務所聯繫 1 — 2 個, 10 — 20 人的律師事務所聯繫 2 — 3 個, 20 人以上的律師事務所聯繫 4 — 5 個),從 7 月中旬開始,每月不少於 1 次深入到聯繫點,積極開展“送法上門”服務活動,運用法律知識及時為人民民眾提供法律幫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要積極開展貼近民眾的免費法律諮詢和法律宣傳等公益性活動。實實在在地為人民民眾辦好事、辦實事。各縣區司法局要組織司法所為農村、城鎮每戶居民和個體工商戶免費發放一份宣傳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