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現代遠程教育轉表農村國小教與學的方式》課題論證

1.選題: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選題的意義。2.內容:本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主要觀點。3.預期價值:本課題理論創新程度和實際套用價值。

4.研究基礎:近年已有相關成果:主要參考文獻(兩類限填20項)。(請按此4部分逐項填寫,限xx字內)。

一、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選題的意義

國外遠程教育的發展, 始於十九世紀後期的美國,最早依賴於印刷媒體,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無線電技術開始被套用到函授中,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電視技術被套用到函授中,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網路技術套用到函授中。近幾年來,國內外的遠程教育實踐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潮,遠程教育的學術研究也隨之繁榮起來。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也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套用,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學習工具。”這段文字無疑向我們教育工作者預示一個信號,也就是說我們目前的教育方式,學習方式(包括信息技術)將不可避免地面臨一場重大的改革。現代遠程教育是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教育形式,是構築知識經濟時代人們終身學習體系的主要手段。基於這樣的背景,我們確定了這一研究課題。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迫切需要開展優質教育資源套用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提出:“要積極開發併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積極利用並開發信息化課程資源。”實施課程改革的實踐告訴我們,要實現並達到課程改革目標,要有大量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做支撐,要通過信息技術和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的有效套用,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教育方式的更新,才能達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因此,研究優質教育資源套用,對促進新的課程改革有積極地推進作用。

國家對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發展的要求急需提高農村教師套用優質教育資源的能力。我國第一個教師專業化能力標準《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在教師資源套用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教學人員)具有運用教育技術不斷豐富學習資源的意識”、“能夠收集、甄別、整合、套用與學科相關的教學資源以最佳化教學環境。”、“掌握信息檢索、加工與利用的方法。”由此可見,教師具有對教育教學資源檢索、收集、甄別、整合、套用的意識、能力及方法已成為為教師專業化建設的重要方面。本課題研究旨在通過現代教育理論的指導,充分發揮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的資源優勢,在農村學校的資源建設、德育建設、課堂教學、師生學習、教育科研、農村文化建設等方面進行整合,構建出適宜農村國小教育教學發展的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套用模式,全面提高農村國小現代遠程教育項目建設效益,減輕學生負擔,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本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主要觀點

1、課題假設

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是藉助媒體技術和各種教育資源而實施的超越傳統校園時空限制的教育活動形式。工程建設具體設計了三種套用模式:教學光碟播放點(模式一)、衛星教學收視點(模式二)和計算機教室(模式三)。模式二和模式三均配置有衛星接收設備,可以接收“鑫諾”一號衛星下傳的大量優質教

育資源(2g/周),這些資源則稱為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教育工程資源。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資源具有多種媒體資源(電視、流媒體、數據信息),可以大量和快速地更新、下載、存儲,不受地面網路條件限制的強大優勢,為農村中國小提供了最基本的數位化環境,使農村中國小師生與城市師生一樣,同在一片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如果以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教育工程資源為信息傳播源,在現代教育理論、傳播理論的指導下,通過在學校、教師、學生及農村社會人群中的傳播與交流,可促進信息資源與教育教學活動、學習活動及日常生活的有機整合,構建出學校資源建設、德育建設、課堂教學、師生學習、教育科研等五個方面的套用模式,以此促進農村中國小教育教學方式、師生學習方式和農村人員日常生活方式的變革,最大程度地實現信息資源向情感、方法、知識、技能及智力培養等方面的轉化,就可以整體地提高工程效益,全面提高人的綜合素質,促進農村教育改革與發展。在這樣的模式下,通過提高教師運用遠程教育進行課堂教學的操作能力;利用農村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資源提高資源套用效益,促進農村教育教學質量;充分發揮農村國小現代遠程教育的資源優勢,轉變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最佳化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