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生產實習報告範文

4.發展旅遊業 水庫可以根據自身條件與周邊環境,在許可的條件下開發一個旅遊勝地,吸引各地的遊客。水上汽艇、船隻的匹配,游泳區的開發,旅遊度假村的開發,都可以帶動一方經濟的發展。

5.航運 在空運、陸運和海運中,水運是最廉價的,在一些地方也是必要的。小型水庫的建造沒有這項功能,而一些大型水庫(如三峽水庫)就具備了通航功能。

以上是我在實習過程中的總體認識,我了解到了水利對於國家和人民意味著多大的價值和不可抹去的作用。下面我將針對我們實習的三個水庫信息各自作個簡單的總結。

一 口上水庫

口上水庫位於武安市境內北洺河上游社川和門道川匯合處,又稱作京娘湖,東南距武安市32公里,東距邯鄲市60公里,建於1966年至1969年。最大水面2500餘畝,庫容量3200萬立方米,最大水深達50多米。水庫大壩為漿砌石重力壩,壩上通有工作橋(便於施工和工作人員進行設計和檢修大壩)和交通橋(連通左右岸,方便交通運輸)大壩左右側為實體的漿砌石材料製成,壩的中間部位有泄洪洞,共有五個洞門,以便汛期泄洪,其下游設計成弧線型,減小了水力對壩體的衝擊,避免自毀現象發生。在壩上游靠近右岸的地方有個進水口,埋在水面以下使水進入與之對應的下游的電站,進行水力發電。

口上水庫的電站總裝機1120千瓦(1 800 + 1 320),採用臥式水輪發電機。電站室內配有起重荷載為10t的天車,天車上配套有大型的吊鉤,天車可以在上、下游屋樑上移動,以便對室內設備進行安裝、檢修和更換。

口上水庫也兼顧了此處附近農田以及工業用水,另外由於水質較好,成了遊客度假的好去處。

二 東武仕水庫

東武仕水庫位於邯鄲市西南30公里的磁縣境內,滏陽河幹流上游,始建於1958年元月,竣工於1959年8月,是一座防汛、灌溉、發電、養魚等綜合利用的工程。起初總的庫容量只有6400萬立方米,後來由於防洪標準低,棄水甚多,不能滿足工農業用水需求,發揮不了更大的作用,於是在1970年對它進行了第二次擴建,於1975年完成主體工程。庫容量達到了1.52億立方米,為大(二)型水庫,最大泄洪量為825立方米每秒,正常蓄水面積25864畝,灌溉面積可達54.6萬畝,年灌溉用量3917萬立方米,擔負邯鄲市供水任務,年供水量14200萬立方米。水庫下游建有水利發電站,年發電量1900萬度。在1993~1999年,對東武仕水庫又進行了除險加固,目前為一座以防洪和供水為主,兼顧灌溉發電等多種利用的大(二)型綜合水利樞紐工程。總庫容量達到1.81億立方米,設計洪水標準達到1XX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達到XX年一遇。

水庫大壩為均質碾壓土壩,上游設有漿砌石防浪牆。大壩上游為乾砌石護坡,下游為卵石和草皮護坡。大壩全長2874米,最大壩高34.1米,壩頂寬6.0米,在水庫左岸有非常溢洪道,為開敞式明渠。

泄洪洞設在大壩中部主河槽右岸,共3孔,進口採用弧形鋼閘門,進水塔為封閉式井筒,塔內設定平板檢修閘門一扇,弧形工作閘門三扇,內設有液壓起閉系統。發電洞為圓形壓力洞,共2孔,進水塔為封閉式井筒,塔內設定平板鋼閘門和混凝土檢修閘門各兩扇。

發電站位於大壩上游,電站分為主、副兩廠房,共有裝機2台,裝機6400千瓦(2 3200)。電站內系統設定複雜,操作規程嚴格。該水庫電站年發電量1900萬度,供邯鄲居民和工業生產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