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政府工作實習報告

一、實習目的:通過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了解公共管理機構的運行,以及實際的公共管理機構運作狀況,熟悉公共管理的基本環節,實際體會一般公共管理工作人員的基本素質要求,以培養自己的適應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能力。

此次實習重點在於使學生了解民辦社會服務組織發展、行政管理機構動作和從業人員現狀,研究其在參與社會工作和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分析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在人才、崗位、隊伍建設方面的問題,並提出政策性建議。

預演和準備就業工作。通過實習,讓學生找出自身狀況與社會實際需要的差距,並在以後的學習期間及時補充相關知識,為求職與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識、能力準備,從而縮短從校園走向社會的心理轉型期。

二、實習時間:2011年4月7日——4月18日

三、實習單位:荊州市民政局民間組織管理科

四、實習內容:大二下學期剛開始,,便聽聞一段實習的日子,想想自己在大學裡的那些日子,心中總也平靜不了。大學近半,走出校門,我都不敢以自豪的口吻說出“其實我是大學生”這樣的話。很害怕打著“理論聯繫實際”的旗號去實習,這次時間這么倉促。也學不到什麼東西,就算能學到點課本之外的東西,也不會多到哪兒去!

才發現書讀多了,竟有了幾分欺世盜名之嫌,總覺得自己已經是大學生了,拉不下面子,有時候就是這樣:面子不讓人做合法的事,於是人們遵從;理智不讓人做非法的事,可偏偏有人越雷池。學歷畢竟輸給了經歷。

培養“三實”型人才,是我校的育人目標。聽得多了,也漸漸對招聘啟事多了幾分關注,從中發現,其實要求高學歷的單位畢竟只是少數,更多的單位要求的是社會經歷。而今,一無學歷,二無經歷,成了大學生普遍的心病,如此一來,大學生終於可以有一歷——“病歷”了。有時候,很希望自己不是大學生,於書本接觸多了,以後再一遇到問題就會去找書,若是沒有那些書本知識,我們都會被逼得自己去找出路的。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我們是太幸運的一群了,但我們卻失去了創造力,失去了自我。現在的我,像是給實習逼上了絕路。也不知別人對實習懷有怎樣的想法,就我而言,是誠惶誠恐戰戰兢兢艱難熬到了第六周。

但想到實習地點是歷史文化濃厚的荊州,不免平靜了些許(或許大學就是一個還算可以讓人平心靜氣沉下來,積累點東西的時刻;至於經歷,以後還有時間彌補的)。姑且能讓人引以為豪的就數那段三國紛爭了。借著文化的底蘊,或多或少將所要實習的民政局神化了,將遠離大學生活的民政工作看得與我們距離甚遠。當不再像以往一樣懷著思鄉之情,重新踏上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複雜的感受無疑言狀。

荊州市民政局位於沙市區碧波路,正對著美麗的便河,河邊垂柳飄搖,飄來了河面的水汽,要來了絲絲的微風,河面橫跨一道九孔拱橋,似要將兩岸的綠色連成一片,為單調的湖面景色添了些許情調。市民政局前,幾排並不算高達的樹搶了風頭,園藝還算精緻的民政局從大體上看盡顯淡雅風情。晴日裡,窗外總是一片清鮮的綠色,叢中點綴著三兩點不知名的似花似樹的紫。實習期間,降雨格外豐富,晴日裡清晰可見的九孔拱橋也隱退在那如煙似霧的雨幕里。詩畫般的精緻總能讓身處浮躁中的人也可以得到片刻的寧靜,這正好讓我們能以旁觀者的心態來看待所見之事。

我們實習的單位是民政局民間組織管理局(科)。什麼?以前只知道民政局是辦理結離婚登記、救災救難的地方,哪有什麼民間組織管理科啊,聞所未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