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地貌學實習報告

一、實習目的

1、為了熟悉火成岩、沉積岩、變質岩的各種結構、構造特徵,以及當地地質構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質作用等各種地質地貌;

2、使我們進一步鞏固地質地貌學的基本原理,學習並把握野外地質地貌調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我們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形成比較完整的學科理論教學體系,為學習其他課程打下必要的基礎。

3、野外考察實習使我們對地質地貌學有一個感性直觀地熟悉,鍛鍊了我們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實驗的能力。

4、通過對各種地質地貌的觀察,認知並了解典型的地質地貌特徵,能對野外的地質地貌構象作出基本的解釋,並能做出公道的推算當地的地質演變歷史。

二、實習概況:

本次實習共五天:

5月9號——老師在教室給我們先容了我們本次實習的地點、實習目的及實習時應留意的事項,並先容了古武當山、京娘湖、蓮花洞各地區的自然地理,讓我們有個初步的了解,並讓我們課下多蒐集這方面的資料。 5月10號——我們在蓮花洞實習,在這裡形成了奇異的喀斯特的地貌。洞內可見石鐘乳,石柱,在山頂可看到竹葉狀灰石、鮞粒灰言冬在山下又有地下暗河。 5月11號——我們來到了京娘湖,熟悉並鑑別沉積岩的層理、層面結構,老師並先容了河流的地質作用和河谷的形成。

5月12號——到達古武當山,我們了解了片麻岩等岩石的結構、及構造特徵和各種地質構造:褶皺構造、斷層構造。

5月13號——回到學校,把自己做的筆記進行了整理,寫完實習報告

三、實習內容:

1、實習前的預備:

5月9號,老師告訴我們要往武安實習,實習地點有三個:蓮花洞、京娘湖、古武當山。要熟悉火成岩、沉積岩、變質岩的各種結構、構造特徵,以及當地地質構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質作用等各種地質地貌,比如:片麻岩、鮞狀灰岩、竹葉狀灰岩等岩石的熟悉,識別節理、斷層,層理、層面構造,河谷發育及形成等。已讓我們有目的的實習。實習時留意安全,不能掉隊,一切活動應集體行動。

接著老師先容了古武當山、京娘湖、蓮花洞各地區的自然地理,讓我們有個初步的了解,並讓我們課下多蒐集這方面的資料。

﹙1﹚地形地貌

區域位於太行山東麓南段,西連太行山地,東接華北平原,為太行山與華北平原過渡帶。西部、西北部和中部鼓山為陡峻的斷塊山地,山巒起伏,向東逐漸過渡為丘陵、平原。總的地勢是西北、西部高,東南、東部低。

﹙2﹚蓮花洞

蓮花洞位於東太行山武安活水村向南,是著名的風景旅遊區,這裡的岩石以石灰岩為主,加上降雨量比較豐富,形成了奇異的喀斯特的地貌。已開發出長約300多米的水旱二洞,旱洞有億萬年形成的鐘石乳、石竹、石筍、石花、石幔、石瀑布,琳琅滿目,包羅萬象。水洞之內一汪甘泉清澈見底,汩汩不盡。登山的過程回看到溶洞,山上***露的灰岩面上可見到溶蝕的溝槽,洞內可見石鐘乳,石柱,在山頂可看到竹葉狀灰石、鮞粒灰言冬在山下又有地下暗河。

﹙3﹚京娘湖

京娘湖位於河北武安市西北部,距邯鄲約 60公里,現為aaa***風景區。因宋太祖趙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發生在這一帶,故得此名。京娘湖亦稱口上水庫,位於武安市西北部山區的口上村北,距武安城30公里,現憑藉其中山川水色開闢成為旅遊風景區和避暑勝地。這裡層巒疊嶂,川谷深幽,其風景各具特色。有的為人工造就,氣勢宏偉,巧奪天工;有的受自然造化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有的同神話故事和歷史故事相交融,賦情於景,使人觸景生情。據史料記載趙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此外,京娘湖水庫大壩,大壩橫阻於門道川與常社川進口處。為漿砌石重力壩,高81米,長185米,壩頂寬10.5米,水庫容量3200萬立方米,在溢流段上建有交通橋。一壩雄踞,宛如銀壁,宏偉壯觀。還有京娘峽,原名三層門,後因此處所傳趙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而改稱現名。這裡峭壁高懸,若乘船進谷,仰看藍天一線,俯視碧水一帶,大有“峰與天關接,船從地窟行“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