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歷史實習報告

有效性。教學手段多種多樣,選擇的手段必須針對具體的教學目標而言,活躍氣氛只是輔助性的效果,不能為了活躍而活躍。同時,為了儘可能減少一節課中因教學手段太多而造成的課堂教學環節彼此鬆散的情況,要儘可能地發揮每一個教學手段的有效性。陳俊傑在講授《古代希臘民主政治》一課時,參考夏輝輝老師的教學設計而創設了《雅典公民帕帕迪的一天》的情境,讓學生利用所學的新知識解析帕帕迪的所見所聞。為了進一步提高這一虛擬情境的有效性,不使其僅僅是具備檢測效果的教學環節,陳俊傑在之後繼續利用帕帕迪的所見所聞,引導學生從中概括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徵,豐富了這一教學環節的有效性。

貼近性。正如《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描述歷史課程性質是“使學生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脈絡,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學習從歷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所以設計拉近歷史與學生現實所見所聞之間聯繫的教學環節,能夠使學生更貼近歷史、感受歷史,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也有利於該性質的落實。鄧銘興在講授《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一課時,使用比較現任美國總統歐巴馬與現任英國女王伊莉莎伯二世的權力大小進行導入,引導學生從這一現實問題切入到過去兩國憲法頒布的歷史史實,使學生從貼近自身的現實回溯過去,提高了他們的求知慾,並激發了他們的積極思維。

3有待改善

作為實習教師,我們小組十一人的經驗是不足的。儘管我們經常虛心地請教原任歷史教師和李芳清老師,對教學設計進行反覆地修改,但我們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需要在以後的教學生涯里進行不斷地琢磨、不斷地改善。

能力與方法目標的落實。根據李芳清老師的意見,無論是國中部的實習隊員,還是高中部的實習隊員,在教學實踐中仍然是以落實知識目標為主,能力與方法兩方面的目標沒有落實得很到位。其實眾所周知,現在聯考的考查更重視學生的遷移運用能力以及歷史學習方法的掌握情況,對於教材中描述的史實主要是為教師培養學生能力與方法提供媒介。過去傳統的教學過分重視媒介,而沒有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方法的掌握,以致學生在備戰聯考的過程中覺得自己越來越難以提升。實際上,從初一和高一開始,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方法的掌握,無異於教師進行長線投資,也許剛開始成效不佳,但當學生熟練以後能夠純熟地依靠自己學會知識。然而,我們小組十一人一直以來接受傳統的教學方式,以致自己在站上講台後仍然沒有完全擺脫傳統教學的束縛,對於能力與方法目標的落實尚未非常到位。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落實。既然緊緊圍繞聯考的能力與方法目標都沒有很好地落實,那么相對來說比較虛無縹緲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就更不用說了。根據李芳清老師的建議,落實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於學生識記史實來說,比傳統的死記硬背要更有助於學生的記憶,因為學生有了深刻的體驗過程。既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屬於體驗性的目標,自然要學生自覺地體會得到。然而,無論是國中部還是高中部的實習隊員,在教學實踐中都只是採用描述歷史過程,然後通過三言兩語地點明來進行落實。這樣的方式並不是不好,但並沒有使學生很好地自覺體驗情境,因此從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程度來說是比較牽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