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專業大學生城市與建築認知實習報告

筆者認為,甘熙故居經過好好的打造是有可能成為南京的“第二個夫子廟”的。但是,又有保護與開發缺乏合理性,公共配套設施不夠,與周邊環境形成一個斷層,使其成為一個淹沒在庸庸市井中的“城中村”。

3. 忠王府

時間:7月5日 地點:蘇州

忠王府是忠王李秀成的府邸,是保存至今具有代表性的一處太平天國舊址。它接近拙政園,緊鄰蘇州博物館,由蘇博的出口可以直接進入王府,銜接自然。基本格局保持中、東、西三路。可以看出,王府在開間布局、色彩運用上比普通民居要更上一個層次,充分體現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其次,王府的院牆要比民居高几許,迴廊也構造的橫平豎直,體現了王府的尊嚴與霸氣。但是,夾在開發完善的拙政園和設計細緻的蘇博之間,忠王府無疑成了一個附庸,處境及其尷尬。沒有力度的開發與完善的公共設施以及多扇關閉的大門成了它的軟肋。

在這些傳統建築中,我們可以看到了它的利用潛力。比如,拙政園的主題花卉節、園林博物館,甘熙故居的夢回童年、民俗博物館等等,這也是歷史文物的保護途徑之一。另外,這些建築內的配套公共設施也是值得推敲的,比如無障礙通道的布局。

四、 老城新貌與創意產業

1.上海新天地

時間:7月6日 地點:上海

上海新天地位於上海市中心,毗鄰高雅、繁華的淮海中路以及黃陂南路捷運站。它是國際知名的舊房改造項目,以“傳統與現代結合”為設計理念,用現代技術保留了建於20世紀初期的石庫門老建築。現在,新天地目前已經成了一個具有國際知名度的休閒聚會場所,並納入了上海旅遊景點的清單中,還成了中國房地產區域改造的經典案例。

石庫門是老上海的特色。當年設計者為了迎合中國傳統的家族居住形式,石庫門除了部分設計摹仿西洋排聯式住宅外,其布局大致仿江南普通居民。進門後為一天井,天井後面為客廳,之後又是後天井,後天井後為灶間和後門。天井和客廳的兩側分別為左右廂房,二樓的布局基本與底層相近唯灶間的上面為“亭子間”,再上面是曬台。現在新天地建築的外觀還保留著當年的磚牆、屋瓦、石庫門,但是,每座建築內部,則為現代都市人度身定做,成為國際畫廊、時裝店、主題餐館,咖啡酒吧。原先的一戶戶隔牆被全部打通,呈現寬敞的空間。

新天地為何如此成功?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a.定位----上海新天地是一個“mall ”

新天地的定位分為三個階段:綜合性 歷史旅遊景點 國際交流聚會地點

b.選址----以高檔住宅支撐

上海新天地位於上海盧灣區、緊鄰淮海南路,處於“市中心的中心”。而淮海路是上海高檔消費的成熟商業區。其目標群體是上海小資一族、居住在上海的外籍人士以及中外遊客,這與上海淮海路的消費群體實況相吻合。而且新天地是太平橋地區改造項目的一部分,與新天地一湖之隔就是高檔物業“翠湖天地”,具有足夠購買力。

c.模式----管理者與經營者分離

新天地只租不賣,管理與經營分離,這樣的模式與國際mall 運營模式同步,也被國內大部分專家認可。

d.盈利----以房地產來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