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廠實習報告

xxxx年4月2日,我和同學們離開了將近2年的母校,來到了我將在此度過1個月實習生活的青島(郴州)啤酒公司,它是一家比較完善的企業。

去的時候是校車接送,發了四個多小時才到實習目的地。廠內的幾名師傅代表全廠來迎接我們,從他們親切的問候和熱切的舉動中,我們感覺回到家了。像是投入了母親的懷抱,由於行李過多,又拾掇了好長時間,勞累了一天的我們也感覺有點餓了,這時食堂餐廳的一位師傅及時趕到,問候我們有沒有吃飯,說餐廳已經準備好了飯菜,我們當時就被師傅的關心所感動了,連聲道謝,因為今晚不用餓著肚子睡了,今天發生的這一切,讓遠離母校的我們心裡有了安慰。原本不安的心平靜了下來,因為公司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是親切的。我們也暗下決心,一定要在這好好的實習,與公司融為一體,不辜負學院對我們的期望。

接下來的頭兩天,是培訓師傅給我們上安全知識培訓課及建廠歷史。經過培訓,我對該廠的情況有了初步的了解,並且學到了好多新的知識。

公司相關部門也根據實習計畫和實習大綱的要求,結合公司當時的實際情況,給我們編制了實習人員崗位輪轉表,安排我們進行分組實習。每個崗位待一周的樣子。在我們實習期間,帶教老師每天不定時的檢查我們的實習情況,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分配給我的是在釀造部。釀造部是生產啤酒的核心部門,主要包括原輔料的處理、糖化及發酵等。初入部門,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感覺,但在曾劍鋒、黃麗麗等兩位師傅地指導下,了解了每天工作日程:管道物質運輸、過濾、清洗、酵母擴培等。學會了生產啤酒的生產流程、少許操作過程、部分設備的工作原理以及發生事故的簡單處理措施等,而且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掌握了每日記錄單和交班報告的書寫以及如何交班等等。

實踐出真知,實踐長才幹!在第一周進廠中體會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領悟到理論聯繫實踐的重要性。沒有實踐的考驗,再多的理論知識也只是紙上談兵。

接下來我分配的崗位是在品管部理化實驗室,在那裡師傅每天的工作就是那些瓶瓶罐罐的事。說簡單也不簡單。但是如果每天都讓你重複這樣的事,工作還是比較累。剛進入實驗室的第一天上班。一位女師傅就叫我做了一個簡單的實驗—酸鹼滴定。實驗我很快就完成了。師傅對我露出了笑臉。在那裡我認識了一位姓蔣的師傅,他人很好,而且很有耐心。這讓我很有自信的詢問他實驗中我不了解的每一個問題。我懂得了:原輔料的取樣、成品酒取樣、清酒取樣以及成分檢測(包括濁度、色度、酒精含量等)。對一些精密儀器的使用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最後一個部門就是包裝車間。包裝車間,不由分說,最吵的部門。在那裡工作的師傅都必須配戴口罩、防護眼鏡、耳塞。噪聲污染很嚴重,而且隨時都有爆瓶的危險(就像一個不定時的炸彈)。包裝過程說起來還是比較簡單。從清酒罐放出的酒通過灌酒機裝入已經過多重清洗殺菌檢測的啤酒瓶,再經過巴氏消毒法、熱酒檢、貼標、噴碼、瓶檢、裝箱、噴碼等。只是由於時間的原因,對許多設備的操作了解的很少。